长安汽车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长安汽车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在家轿领域中,长安汽车旗下的逸动PLUS和锐程PLUS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市场中获得了认可,为了巩固长安汽车在紧凑型车市场的地位,同时强化科技属性,长安汽车又推出了全新车型——逸达。该车定位介于逸动PLUS和锐程PLUS之间,整体售价合理且配置也在同级别车型里很有优势,那么它能否得到消费者认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基本信息及产品亮点

上述厂家指导价仅代表2023年3月23日的价格,如有变动请以为准

长安逸达共推出3款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售价区间为8.79-10.79万元。动力上,该车全系搭载了蓝鲸新一代NE1.5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该发动机用了Agile高效超净燃烧系统和米勒循环技术,使得发动机热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搭配综合传递效率高达96%的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令其WLTC综合油耗仅为5.99L/100km。

长安逸达基于方舟架构打造,该架构覆盖了A0级到C级所有车型,是长安全新造车技术的进化载体。方舟架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重心,通过优化宽高比、轮宽比,使得车内乘坐空间更宽敞,同时在精细化的底盘调校加持下,车辆操控稳定性更好。在安全上,方舟架构形成横、纵两个方向的多个传力闭环,足以保证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车内人员的安全。

长安逸达还是搭载百度“文心一言”的首款车型,“文心一言”是基于百度智能云技术打造出来的大模型,将通过百度智能云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和私有化部署,为消费者带来人工智能新体验,我们只需一句“小安,你好”便可完成各种车辆功能设置。值得一提的是,长安逸达还配有MTK8666芯片,在8核CPU的加持下,整体运算频率高达2GHZ。

二、产品竞争力分析

上述厂家指导价仅代表2023年3月23日的价格,如有变动请以为准

如今自主品牌车型在技术方面日益成熟,同时还在设计、配置以及空间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尤其是紧凑型车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随着长安逸达的正式上市,它与吉利帝豪L以及比亚迪秦PLUS等车型将展开竞争。

从价格上看,长安逸达无论是起售价还是顶配车型售价在三款车型中最为亲民。此外,2023款比亚迪秦PLUS为混动车型,所以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表现最为出色。在车型方面,长安逸达以及吉利帝豪L均推出了3款车型,而比亚迪秦PLUS则有5款车型可选,所以在车型选择上,比亚迪秦PLUS比较丰富。

在外部设计方面,三款车型外观均较为动感,其中逸达用了“纵横万象”设计语言,整体年轻、时尚,扁平的车头和保险杠两侧硕大的导气口,提升了前脸运动气息。帝豪L得益于超大的黑状格栅设计,在三款车型中前脸最为夸张。2023款比亚迪秦PLUS沿用了大尺寸“龙嘴”前格栅,搭配内部点阵设计,提升了前脸气势。

具体到车型配置上,由于车辆售价略有差异,因此我们选取了三款售价较为相近的车型来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长安逸达以及吉利帝豪L可以买到顶配车型,其中长安逸达的配置在三款车型中最为丰富,特别独享了一些科技配置和驾驶配置。而参与对比的比亚迪秦PLUS仅能买到“次低配”车型,且售价也超过了11万元。在车身尺寸方面,长安逸达除了高度外,其余尺寸均占有优势,乘坐空间相对宽裕。

三、产品质量&服务趋势分析

作为长安汽车的全新产品,逸达是否会发生质量问题的隐患?对此,我们将从过去一年逸达车系的故障问题入手,通过故障问题比对,从而初步预测未来新车质量问题的发展趋势。由于长安逸达为全新紧凑型车,因此我们将通过对长安品牌旗下紧凑型车近一年投诉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长安品牌旗下紧凑型车近一年的投诉数据可以发现,故障问题多数集中在“变速箱漏油”、“影音系统故障”、“变速箱顿挫”以及“车身生锈”等。通过进一步分析得知,上述问题绝大部分来自逸动以及锐程CC两款车型。由于长安逸达用了全新架构打造,且发动机也用了新一代蓝鲸动力系统,同时在新的智能操作系统加持下,上述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至于是否会产生新的问题还不得而知,还要待其上市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有定论。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品牌售前/售后服务的水平高低,购买体验的好坏已逐步成为影响消费者最终购买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将基于车质网海量大数据,通过对过去一年品牌或车系普遍存在的服务问题进行分析,为消费者购买车型提供更为客观的参考依据。

我们将通过对长安品牌近一年来的服务问题投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筛选投诉数据可以发现,“不按约交车”的投诉量相对较高,集中在长安UNI-V车型。

在衡量新车售后服务口碑方面,我们将通过企业对于车主投诉的回复情况进行分析,相对客观地对于新车未来的售后服务口碑有所预判。据车质网数据显示,近一年长安品牌投诉的回复率为96.7%,在同期自主品牌中处于中等水平,可见厂家对于车主的诉求的重视程度还有可提升空间。

四、售后服务政策及网点分布

长安逸达为消费者提供了3年或10万公里整车质保(具体内容详询当地经销商)。车辆购买后势必要涉及到车辆的日常保养,这时品牌经销商门店的数量多少以及分布情况就很重要,甚至会对消费者是否购买该品牌车型产生一定影响。据车质网数据统计,长安汽车目前在国内的经销商门店共1053家,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山东和四川省数量较多。总体来看,长安品牌的经销商分布和数量均表现出色。

总结:长安汽车近年来凭借高颜值、高配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此次全新推出的逸达也不例外,同时在方舟架构和“文心一言”技术加持下,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驾控和人工智能出行体验。从市场角度来看,该车的推出将会进一步丰富长安汽车的轿车产品线,今后将和逸动PLUS、锐程PLUS以及长安UNI-V等车型一起征战紧凑型车市场,为长安汽车冲击更高的销量目标提供助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质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汽车迎来新任董事长。

7月8日,长安汽车法人代表发生变更,朱华荣正式成为集团负责人。至此,朱华荣成为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的新任掌舵人。

本次转型于2017年底开始实行,以2020年和2025年为节点,聚焦于向新能源化、智能化以及高端化转型。

从近两年的表现来看,长安汽车第一阶段或难实现。长安汽车原定今年销量目标是400万辆,现下调至191万辆。同时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未如期发布,智能化存在优势暂不显等问题。

这都对长安汽车实现2025年转型构成挑战。

“第三次创业”的关键词

2017年,朱华荣提出了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次年4月正式启动。该关键词为“新能源化”“品牌向上”和“智能化”。

长安汽车当时宣布了2020年、2025年发展目标:

2020年,目标销量400万辆,市占率12.7%。其中自主品牌246销量万辆,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

2025年,目标销量600万辆,市占率15.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3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16万辆。

围绕“第三次创业”,在2017年-2018年期间,长安汽车陆续发布“香格里拉”新能源汽车、“四大品牌”发展思路、“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等。“香格里拉”项目在2017年底最先公布。该当时由前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带队,朱华荣操刀。

长安汽车提出: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2025年前,累计推出21款纯电动车型和12款插电混动车型;到2025年,牵头投资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将停售传统燃油汽车。

在智能化方面,2018年8月,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宣布要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未来10十年累计投资200亿元。

长安汽车提出:到2020年,打造2000人的开发团队,实现新产品100%联网和100%搭载驾驶系统,以及自动驾驶L3级别量产;到2025年,预计打造5000人的开发团队,实现自动驾驶L4级量产,车载功能100%语音控制。

品牌向上方面,长安汽车今年6月推出了高端产品UNI系列。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表示,UNI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武器。

截至目前,“第三次创业”虽已推行两年多,但成效不太理想。

新能源车型销量一般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方面暂无代表产品。

长安汽车有7款新能源车型在售,但多是“油改电”而来,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纯电动车续航里程集中在300-400km之间。而广汽新能源等纯电动车续航超500km,主攻中高端市场。

长安新能源没有产品销量进入前列。据乘联会数据显示,长安新能源旗下车型未能进入销量TOP10。

据长安新能源介绍,旗下逸动EV?460自2018年4月上市到2019年底,累计销量仅2.5万辆。其中1万辆来自T3出行平台订单。

长安新能源向财经网汽车表示,已经在加快新品推进步伐,最新一款产品逸动E-Life也将展开试驾活动。

长安新能源旗下尚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产品均由长安汽车工厂代工。此前承诺要在2020年前打造的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亦未有相关消息。

因自身难以支撑新能源业务发展,长安汽车主导全资子公司长安新能源实行混改。

去年12月初,长安新能源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为南京润科、长新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两江基金。四家股东分别增资10亿元、10亿元、7.4亿元、1亿元。增资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新能源的股权降至48.95%,丧失绝对控制权。

据天眼查显示,四家战略投资者均有背景。

其中,南京润科是南京溧水区国资委旗下全资公司,目前投资有长安新能源和南京恒天领锐汽车两家公司。

长新股权基金背后股东之一为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11月,目前仅投资长安新能源。

两江基金股东之一亦是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而南方工业基金背后股东之一为中国兵装集团。中国兵装集团为长安汽车实际控股人。

据长安汽车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四家股东增资28.4亿元已到账。

距离长安新能源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已超半年。就混改最新进展情况,财经网汽车访了长安汽车,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具体细节待时机成熟,会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

尚未建立智能化优势

相比新能源汽车进展缓慢,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已有一定成果。但鉴于自动驾驶研发周期较长,优势尚不够突出。

长安汽车智能化研发重点是自动驾驶技术。

长安汽车现在售的部分产品搭载了驾驶系统,具备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提示以及场景重建等功能,达到L2级别。

据长安汽车介绍,去年7月,L4?级自动驾驶完成开放场景下的示范运营。今年3月,UNI-T完成L3级自动驾驶量产实测。4月,长安汽车投资10亿元,打造L4级无人驾驶运营平台。

同月,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落地重庆。该项目预计投资380亿元。该项目将导入1000人规模的研发队伍。

长安汽车向财经网表示,待后续法律法规开放后,长安汽车将实现L3级车型量产上市。

针对自动驾驶分级,我国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有部分车企也表示,已实现L2级别。如名爵品牌表示,第三代名爵6达到L2.5级,可实现部分自动驾驶。

北汽新能源等车企也将2025年视为实现L4级无人驾驶量产的关键节点。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大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起点差不多。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目前在企业车中,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在自动驾驶领域技术较占优势。特斯拉现自动驾驶级别处于L2级别。

张翔指出,出于成本考量,一般中高端产品对自动驾驶需求较高,而长安汽车现主要偏经济车型。

UNI-T虽然是长安汽车推出的高端产品,但在售价上与经济型产品区隔不大。

高端产品UNI低价入市

UNI-T取低价入市策略,这或对UNI系列高端品牌的定位有一定影响。

UNI-T于6月21日正式上市,售价为11.39-13.39万。

这与竞争对手取的策略完全不同。如WEY首款车型VV7上市起售价是16.78万。领克01是15.88万起。

UNI系列也未自建销售渠道,现归于长安乘用车旗下。WEY和领克在集团内部优先级,与其他品牌地位同等甚至更高,并自建销售渠道。

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指出,UNI-T的推出,还会形成内耗。

长安CS55、CS75?PLUS两款车的售价区间为8.29-15.49万辆,与UNI-T完全重叠,且都主攻紧凑型SUV市场。

长安CS55系列和CS75系列6月合计销量为2.8万辆,占总比为14.4%。

张翔表示,UNI系列可定位为中端产品。在UNI系列推出前,长安汽车产品主要集中于12万以下中低端市场,UNI-T是其自身品牌向上的表现。

销量回暖但业绩仍亏损

业绩不振亦是影响长安汽车转型的重要因素。长安汽车当前销量虽有回暖,但远低于预期,且主营业务汽车经营亏损超同期。

最新数据显示,长安汽车6月销售新车19.4万辆,同比增长37.6%;上半年累计销量为83.1万辆,同比微增1.2%。

年初,长安汽车曾表示,将力争实现超191万辆的年度目标,其上半年已完成四成,但距离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定下的400万辆目标相差甚远。

长安汽车2016年巅峰时期,销量为305.8万辆,扣非净利润为94.4亿元。

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长安系中国品牌尤其是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目前还难以支撑长安汽车整个集团的发展。

主营业务短时间内大幅度的下滑,使得长安汽车业绩不理想。

7月14日,长安汽车发布2020年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预计20亿-30亿元,同比增长189.3%-233.9%。

但财经网汽车发现,长安汽车净利润扭亏为盈,虽然和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有关,但主要是得益于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收入大幅增长。

因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长安PSA?50%股权,以及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长安汽车上半年收益合计约增加52.8亿元?。

另外,长安汽车2020年一季度财报提到,还收到补助5.7亿元。

除去非经常性损益和补贴,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处于亏损阶段。

转型和密集产品投放的实施,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撑。钟师表示如果“没有销量与利润支撑”,或将影响长安汽车转型步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