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产CEO内田诚:中国是核心市场,到2025将投放9款电动车

2.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3.欧洲/美国/中国,用一切手段加速电动车普及,争夺主导权!

4.丰田2025年将售出50万辆电动车 竟然是因为中国的市场

5.到2025年,全球将迎来这些硬核纯电跑车

6.现代汽车集团首发电动专属平台E-GMP,2025年将推23款电动汽车

7.2025中国车市里,丰田会1年卖出100万辆混动?

8.电动化磨刀霍霍!沃尔沃2025年目标:一半车型为纯电动汽车

2025电动汽车销售占比_2025电动汽车

日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部纲领性文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从时间上来看,目前距离2025年还有5年时间,而在这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需要从5%左右上升到20%左右,需要向上跃升的跨度较大,如何实现目标成为业内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1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如果按照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5%来测算,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要实现销量占比20%的目标,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难度是很大的。他认为,要推动实现20%的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

来源:国新网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难度大?

与此前发布的《规划》征求意见稿内容相比,《规划》对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进行了下调,由征求意见稿中的25%调整为20%。对于为何将目标定在20%,辛国斌在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一方面严格二氧化碳的排放法规,反向倒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大投资和补贴力度正向来拉动产业发展。至于为何用这样“前拉后推”的扶持模式,辛国斌认为,“说明这项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想要蓬勃发展,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有自主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政策上还是要推动汽车往这方面去努力。

其次,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加速发展的阶段,经过这些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行业专家预测,2025年左右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成本跟传统燃油汽车的成本大概能够持平,但辛国斌认为,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考虑产品的供给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以及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同时也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作了深入的测算分析,所以提出了20%这一引导性的目标。

来源:盖世汽车

对于这一目标,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分析认为,在理想状态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分别达到25%和20%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7.%和31.95%,所以不论20%还是25%的目标,增长潜力要求均较高,但相较之下,20%的目标更加实际。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目前仍为政策驱动市场,2020年到2025年行业将从政策驱动发展向市场驱动为主体转移,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行业的共同努力;此外,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时已经面临一定的阻碍,如涉及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性、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所以降低目标能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产业和市场各方面也能协同并进发展。

在上述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辛国斌坦言,在《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是有两种声音的。第一种声音更加积极一点,提出了25%的目标,这从部门的角度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的要求。“我们希望确定一个目标,大家努努力、蹦一下就能够得到,这样对推动产业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现在从整个全行业征求意见过程来看,很多方面认为这个目标定到25%太高了。”辛国斌说,综合考虑,最终把目标定在了20%,但是按现在的产业发展状态来看,也是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实现目标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既已定下,那么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业内思考的话题。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规模上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产业发展到现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问题。

辛国斌在上述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推动实现20%这个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其中在供给侧方面,需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关键因素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开发先进适用放心的产品,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需求侧也需要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一些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措施,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包括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引领,加大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推广力度等等,来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

对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此次发布的《规划》中也提出了发展的具体方向,如《规划》的第三章提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研发能力;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等。在需求侧,《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痛点重点关注,如第六章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

从《规划》内容与2025年目标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5年或迎来巨大变化。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此前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培育期逐步走出来了,接下来要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快速发展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做好部署。

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未来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将会被很大程度地激发出来,这是整个产业和市场针对未来电动化大趋势所做的全方面发展培育换来的。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国和制造国,单一的国内市场需求仍有限,未来新能源汽车出口或将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尝试的方向,届时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会实现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模式。该资深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我国电动化乘用车整体渗透率将达到38%,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将达到2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产CEO内田诚:中国是核心市场,到2025将投放9款电动车

近日,阿斯顿·马丁官方公布了品牌电气化战略。信息显示,在2023年,阿斯顿·马丁将推出首款插电混动车型,2024年争取总销量的20%以上是混动车型,另外官方也公布了纯电动车,新车预计2025年推出。

据阿斯顿·马丁新任首席执行官托比亚斯·莫尔斯(Tobias?Moers)称,在未来几年中,阿斯顿·马丁最终将转向电气化。

不久前,阿斯顿·马丁刚刚和梅赛德斯·奔驰宣布扩大和增强技术协议,阿斯顿·马丁将获得梅赛德斯·奔驰更先进的技术。梅赛德斯·奔驰在阿斯顿·马丁公司的股权将分阶段增加,最多不超过20%。届时,奔驰将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

从销量上看,阿斯顿·马丁在2019年全年销售了5,809辆车,2020年全年总销量还未出炉,不过根据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三季度亏损3800万美元。作为小众奢侈品牌,我们认为阿斯顿·马丁已无法再自行开发昂贵的新技术,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更大集团的怀抱。不过此次与奔驰的进一步联盟是否会扭亏为盈,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此次进一步合作也包括新产品,根据官方透露其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DBX插电混动版将在2023年推出,?Valhalla的插电混动版也将在2023年推出。销售方面,到2024年,阿斯顿的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五分之一。届时预计每年的总销量为10,000辆,因此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在2,000-2,500左右。

在纯电动产品规划上,市场上第一款全电动的阿斯顿·马丁将于2025年至2026年推出。纯电动车型将基于Mercedes-Benz?BEV平台打造而来,目前关于车型信息官方并未透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文/宋双辉

日产汽车最近很忙。

9月16日在日本横滨发布了新一代Z系列跑车——日产Z原型车,一周后日产汽车正式宣布将在中国市场启用全新品牌标识,紧接着2020北京车展开幕,日产汽车带着全新纯电动跨界SUV车型?Ariya亮相车展。

这款搭载了先进的电动技术和无缝人机交互智能网联功能的新车型,揭开了日产汽车的新篇章、代表了日产汽车全新的面貌,并为日产汽车奠定了新的基调。

用日产汽车公司董事会成员,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执行官、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的话说,“日产Ariya是一款不做任何妥协、将日产的优势全部融入其中的车型。”

日产Ariya于2021年在中国市场销售,它将与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共同开启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时代新篇章。

车展发布会结束后,我们还通过连线的方式与内田诚进行了现场对话,日产汽车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安东尼·巴瑟斯和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商品规划总部商品规划部副部长福田等国内高管也一同接受了访。

对于Ariya这款车明年投入市场后的表现,山崎庄平充满自信。他说,日产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深耕了十余年,并首先在全球市场推出了量产的纯电动车聆风,这款车投放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事故,说明了日产的电动技术十分过硬。

山崎庄平相信,日产Ariya跨界车的特点以及搭载的日产e-4ORCE双电机全轮控制技术可以让驾驶者感受到更多电动驾驶和出行的乐趣,这款车将开创日产电动汽车的新时代。

今年5月,日产汽车发布了为期四年的“Nissan?NEXT”?企业转型,Ariya正是这项的代表作品。谈到日产汽车的转型,内田诚坦言,过去由于取了过度的扩张战略,导致日产在某些市场未能及时地投放新产品,而“Nissan?NEXT”正视了此前的问题,重新定义了日产汽车真正需要去珍视的东西以及日产的优势和特色。

“Nissan?NEXT”的推出是为了让日产汽车能够回到正确的轨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贯彻“优先和重点”,提高业务质量和强化财务基础。具体而言,在彻底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削减固定费用支出,在疫情过后重新恢复全球生产,投放中的新车型,以及最重要的课题——提高销售质量等。

内田诚表示,目前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在按照进行,如果行业整体需求恢复到预计的水平或者更好,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预计2021年的营业利润呈现出积极的变化。

中国是日产汽车“Nissan?NEXT”中非常重要的市场,也是内田诚口中“日产汽车的核心市场”,与此同时,在包括自动驾驶、电动化等CASE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先进的市场之一。

内田诚表示,中国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速度很快,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最重要的就是“适时投入产品”(Time?to?market)和“为市场定制产品“(Design?to?market)。“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化的作用,进行产品企划、开发和生产。这是我们至今为止的发展策略,今后也将继续强化与东风汽车集团的合作伙伴关系。”

山崎庄平向我们介绍了接下来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具体规划:

第一,智能互联方面,截至到今年8月已有200万台日产车辆搭载了智能互联技术。并且到2024年,使600万台日产车辆搭载智能网联技术,实现90%的用户覆盖率。

第二,日产ProPILOT超智驾技术。到2022年该技术将搭载在5款车型上,预计将有70%的车型具备该功能。

第三,共享出行方面。去年东风有限成立了联友科技有限公司(LYMS),接下来还将通过联友科技与滴滴、东风出行、T3等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共享出行服务。

最后,是电动化方面。到2025年,日产在中国市场将投放9款电动化车型,包括明年投放的日产Ariya和日产e-POWER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欧洲/美国/中国,用一切手段加速电动车普及,争夺主导权!

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汽车的属性已经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

陈清泰认为,新能源汽车预期目标要变成现实,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

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新京报:要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占比两成的目标是否困难?如何实现?

陈清泰:从宏观管理、政策调控和引导预期的角度出发,设立一个指导性目标是必要的。关键是看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使用环境何时达到、甚至超过燃油车。很多专家预计这个时间节点在2025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可能会提前。

新京报: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上升,并不断释放造福社会的效果,前景可期。需要创造哪些配套条件?

陈清泰: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新车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将达到70%。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以及就业岗位转移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每一个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如果把握得好,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赢家。

新京报:本次规划鼓励充换电服务,这会是一种过渡模式还是终极模式?

陈清泰:未来可能是两种模式并存,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选择。

2011年国家启动电动车产业化时,就规划了换电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经历近10年的实践,今年国家在“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换电模式,给产业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值得认真研究。

目前来看,换电模式有很多优势:一是换电模式可实行车电分离,使电动车购车成本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二是换电时间只需3-5分钟,与燃油车加油相当,解决了充电时间长问题;三是电池租赁费加上电费后,电动车能源成本仍只相当于燃油车的1/3至1/4;四是电动汽车的二手车与电池无关,将改变二手车定价模式;五是电池由专业公司拥有、管理、维护、梯次利用和报废后再利用,有利于电池的充分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与环保。

此外,换电模式还具有基本不需要快充,有利于电池寿命和充电安全;充电时间有较大灵活性;换电站与停车场无关,有利于在城市布局;可通过制定系列化标准,基本不影响同级别不同品牌汽车的个性化等优势。

总体看,换电模式有可能消除电动汽车的诸多弱点,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加快电动车性价比超越燃油车的过程,但这有待市场的考验。

选择充电还是换电是企业产品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换电模式已经有了一次大起大落。企业如选择换电模式,应做好市场调查,审慎做出决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林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丰田2025年将售出50万辆电动车 竟然是因为中国的市场

欧盟2035年通过成员国理事会投票最终通过了《内燃机禁止法》,美国环境署(EPA)决定在2032年将美国新车的大部分销售改为电池电动汽车。中国表示,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以促进全球在电动汽车、智能汽车和低碳开发方面的努力。

这三个全球最重要的地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广电动汽车,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前实现碳中和战略。本篇文章,我将总结一下以欧洲2035年内燃机禁止销售法、美国2032年电动汽车比例67%目标,中国2035年公共交通完全电气化目标等为中心的最近动向。

2022年底,市场调查公司Mark Line预测,全球电动汽车(BEV+PHEV)市场份额中国汽车公司将占40%,美国企业将占30%,欧洲企业将占20%。结果显示,三个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占93.3%。占新车总销量的9.9%。从国家来看,中国以63.3%份额成为电动汽车最大市场,其次是欧洲20.2%,美国10%,韩国2%,加拿大1.2%。中国、欧洲、美国占世界电动汽车销量的93.3%。

从企业来看,特斯拉的占有率为16.4%,为131.3887万辆,独占鳌头。其次是中国比亚迪92.5782万辆,占11.5%,上汽90.418万辆,占11.2%,大众57.4708万辆,占7.2%,吉利汽车42.2903万辆,占5.3%,雷诺日产39.2244万辆,占4.9%,现代汽车集团37.4963万辆,占4.7%。

现在中国不仅在市场上,在汽车公司的竞争力上,在全球市场上的存在感也很明显。中国2022年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4.4%,达到311万辆,仅次于320万辆的日本,位居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出口261万辆的德国,韩国为250万辆,排在第六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出口量中,新能源汽车(BEV、PHEV、FCEV)约为68万辆,同比增长120%,增长超过2倍。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也让美国和欧盟感到压力。因此美国动用了IRA(通货膨胀减排法),欧洲正在推进CBAM(碳交易边境制度)。

欧盟:通过2035年《内燃机车禁止销售法》

不管怎样,现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权之争正在进行中,虽然中国市场很大,养肥了很多品牌。但是欧洲也没有闲着,作为汽车发源地,欧洲比谁都害怕汽车产业被其它国家取代。

几经波折,欧盟内部从2035年开始禁止内燃机汽车销售的规定于2023年3月28日通过了成员国理事会的最终投票。除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以外的所有成员国都同意了这一规定。此前,在反对该限制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德国也表示同意,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赞成。

关于车辆排放量的规定确认了2022年10月委员会和欧盟议会达成的目标,即2030年至2034年,与2021年相比,新车的CO2排放量减少55%,新型货车减少50%,2035年起新车和面包车都减少100%。

车辆限制值的基本结构也不会改变。制造商可以继续销售装有内燃机的车辆,但如果超过排放目标,则必须为每辆登记的车辆支付每克95欧元的CO2的代价。

美国:2032年电动汽车占比达到67%

美国环境署(EPA)于2023年4月12日公布了两项拟议的规则,分别是在美国销售的67%的新型轿车和25%的大型卡车在2032年之前全部为电池电动汽车。对2027年款至2032年款之间上市的新车和卡车设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总统在大框架下设定了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以上,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此,他表示将在2030年之前将50%的新车转换为电动汽车。

该规定首先预计在美国国内会出现阻力,电池相关原材料问题和技术问题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如何得出结论尚不清楚。已经有整车公司气愤地说转换为电动汽车需要很多费用。

《福布斯》报道称,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协会汽车创新联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质疑提议的EPA是否可行。特别是汽车工人说,电动汽车比内燃机组装车辆所需的工数少,因此害怕工作岗位的损失。

通用汽车CEO玛丽·巴拉表示,为了在4万美元价位的电动汽车上获得20%的利润,有必要降低电池价格,并将重点放在维持8%至10%的营业利润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目前比起产品,通用坚持收益优先的政策。今年2月初,她宣布今年将推出9款电动汽车,但美国工厂的生产因各种原因被推迟。

美国国内从加利福尼亚州开始2035年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这次新泽西州也加入了进来。新泽西州表示,将在2023年2月15日和2023年底之前完成新的规定。新泽西州环境厅2020年要求在2035年之前禁止销售内燃机车。

中国:203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50%是目标

中国是主导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有力推动者,如果不是中国,估计欧美都不会有这么激进的转型策略。

2022年全球电池电动汽车销量的2/3在中国。普华永道的研究显示,随着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0%,作为全球最大市场的中国近年来持续扩张。2022年中国电池电动汽车销量激增近85%。

此外,美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同样表现强劲,但欧洲前五大市场的销售去年仅增长28%。以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为例,去年一年销量增长32%,与中国相差甚远。

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预计,2021年至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2.2亿辆,其中一半左右将在中国销售。

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统计,今年1月至11月,中国前15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中有12家是中国公司。其余三家企业是特斯拉、大众、FAW和SAIC之间的合资公司。

中国电动化汽车销售公司最多的是2022年3月停止销售内燃机车的比亚迪,比亚迪多次刷新了去年单月的销售纪录,目前还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

麦肯锡特别指出,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速度正在加快。也就是说,多个品牌正在将势力扩大到欧美市场和东南亚市场。

另外,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在包括公交车和出租车服务在内的主要领域的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占有率增加到80%。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其他7个部门的试点,中国在2023年至2025年间,加快公共交通使用车辆的完全电气化,并适当建立充电和换电等基础设施系统。

根据中国院批准的2021年至203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发,公共交通使用的车辆目标是到2035年完全电气化。

2022年,中国销售了约689万辆新能源车,比2021年增长93%以上。产量也增加了约%,达到约706万辆。在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了12个百分点,接近26%。

总结:

汽车产业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努力发展新能汽车产业的目的,就是想改变过去欧美主导的汽车产业格局,在汽车产业领域占据世界主导权。过去汽车看欧美,未来汽车看中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郑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到2025年,全球将迎来这些硬核纯电跑车

丰田在纯电动车领域一直没有太多的动作,但是根据最新的信息显示,丰田将推出许多电动车,但这似乎仅仅是因为欧洲和中国的市场法规迫使它这样做。

丰田正在慢慢转向纯电动汽车,但核心仍然放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丰田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全球实现?50万辆电动汽车的销售,这仅占550万辆电动汽车(主要是混合动力)的一小部分。增加纯电动汽车背后的原因是欧洲的排放要求更加严格,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配额要求太高,以至于仅使用常规混合动力汽车或氢燃料电池汽车无法满足要求。

丰田汽车电气化事业部执行副总裁茂树茂重(Shigeki?Terashi)说:“混合动力汽车无法通过即将颁布的法规,而电动汽车和其他技术将是必要的。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来自丰田的纯电动汽车——Lexus?UX?300e。预计到2025年将至少有10款车型。相比之下,大众汽车集团到2025年每年生产300万辆纯电动汽车,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积极的一面是,丰田公司正在开发新的e-TNGA平台,这是增加产量的第一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代汽车集团首发电动专属平台E-GMP,2025年将推23款电动汽车

作者:小魔

由于全球的环保与排放法规变得愈发严格,也因为纯电动品牌特斯拉近两年的成功,让许多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品牌越来越相信电动车才是我们的未来。

除了在传统家用车领域,一些汽车制造商甚至已开始为电动跑车的指数增长做出积极准备。

不过你知道吗,其实早在特斯拉Model?S为电动车打开市场之前,具体说是1899年,纯电跑车就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了。

它名为La?Jamais?Contente,是一款有着造型的电动跑车,配备一对后轮驱动电机。就在当时大家以为电动跑车将迎来一片光明前途之时,它却很快被内燃机跑车的阴影所笼罩并被彻底遗忘。

不过在120年后的今天,随着电动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跑车要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了,特别是电动技术也将成为未来高性能驾驶的关键因素。

由于配备电动传动系统,让纯电跑车在0-100km/h这个跑车消费者最关注的性能标签上具备先天优势。但对跑车来讲,这一优势还不足以让它们立足于高端玩家市场。

这些纯电跑车除了要拥有超快的起步加速度,也必须确保动力系统拥有可重复使用的高速加速性能,还要保证重量巨大的电池组不会成为跑车的负担,最终它们还必须能应对严苛赛道环境。

总而言之,制造一辆电动跑车要比制造一辆家用电动车或是燃油跑车要困难得多,而以下将是到2025年时会迎战这一挑战的汽车制造商和他们的纯电跑车:

奥迪E-Tron?GT与新一代R8?E-Tron

继电动SUV领域插上了E-Tron这块旗帜后,奥迪也将继续耕耘更高端的纯电跑车市场。

其实,早在2009年奥迪就已经发布纯电版的R8?e-tron,并且还在2012年6月创下了纽博格林北环的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

不过由于R8?e-tron的售价高昂,性能却赶不上当时的特斯拉Model?S,使其仅取得了不足100辆的销量。最终纯电R8在上市一年多的时间后便惨遭停产。

现在奥迪又要卷土重来了,这次他们将为市场带来E-Tron?GT纯电轿跑,据称这款量产版车型有可能会命名“A9?e-tron”。

奥迪纯电轿跑使用与保时捷Taycan相同的PPE平台打造,而动力方面也将借鉴Taycan。

E-Tron?GT将搭载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434kW,0-100km/h加速时间为3.5秒,并配备quattro四驱系统。

这款车在2020年底上市后将与奥迪的其他车型一样,提供普通版、S版和RS版三种车型可供选择。

而堪称经典的奥迪R8超跑,也将以纯电跑车的身份回归,并依旧使用R8?e-tron的命名,新车或将在2022年推出,但具体的时间点还需要根据动力电池的技术以及成本而定。

保时捷718及918继任者

保时捷已经在去年成功推出了旗下的首款纯电跑车Taycan,并且他们的电动化脚步还将进一步加速。这其中不但包含其最热门的Macan?SUV,还有入门级的718跑车。

据保时捷全球董事会Oliver?Blume透露,718?Cayman与718?Boxster的电动版原型车已经在测试当中。

纯电版车型或基于PPE架构打造,配备双电机动力组合,提供298kW的最大功率。新车预计将在2022年新一代纯电Macan上市后不久亮相。

此外,保时捷还正在悄悄地研发一款918?Spyder的继任车型,但Oliver?Blume表示,他的团队还没有决定这款车的动力系统到底应该是纯电的还是插电混动的。

并且他还认为,已看到由新一代电池技术打造超级跑车的未来可能性,他正在密切关注突破性固态电池的发展速度。

当前他的团队还有时间仔细考虑一下,花费时间和金钱开发一款低排量的超跑并非保时捷的首要任务,所以918的继任者最早也要到2025年才会现身。

特斯拉Model?S?Plaid及第二代Roadster

作为为其建立口碑的头号功臣Model?S,特斯拉当然不会放弃。

事实上他们正在准备为其推出一款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的新动力版本,其被名为Model?S?Plaid,并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测试。

新款Plaid车型配备三电机动力系统,增加的电机不但意味着更强的动力,也意味着电动车将需要使用更大的电池组,工程师们正在对该车的底盘进行优化调校。

但目前特斯拉还没透露新车型的电池容量及动力参数,我们仅知道这款强大的Model?S?Plaid将于2020年夏天开始生产。

尽管Roadster是特斯拉实际意义上推出的首款车型,但因为性能不佳且问题多多,它并没给公司建立什么良好口碑。

不过多亏有了多年的技术积累,特斯拉现在敢打包票他们将在2021年初投产的第二代纯电超跑将是一款超级棒的产品了。

新一代Roadster据称将配备200kWh的巨型电池组,可为1000公里的超长续航提供足够的电力。

而马斯克也承诺了这款车会具备1.9秒的0-100km/h加速与弹射起步,而这些则是通过借用SpaceX火箭冷气体推进系统来实现的。

具备火箭技术的纯电超跑仅需20万美元就可以拥有,这么一想是不是很值?

而且你不用担心因为产量太低买不到,这款车将每年生产1万辆。不过唯一要担心的是特斯拉喜欢时不时的跳票。

Aspark?Owl

这款名为Owl的纯电极跑由一家位于迪拜的日本电动车初创公司Aspark推出,并于2020年在意大利投产。

这款跑车配备四个电机,提供强大的1480kW综合输出功率,仅需1.69秒的眨眼时间就能从静止加速至96km/h。

为了让跑车尽量减重,他们为其配备了一个容量为64kWh的锂电池组,并且在车身用上了大量的碳纤维材质来抵消部分电池的重量。

目前电动极跑的总重被控制在1900kg,有助其发挥良好的加速性能。

这款Owl纯电跑车已经接受预定且价格不菲。没错,想要成为50名Aspark?Owl极跑车主中的一员,你必须首先向这家初创公司交付一笔54000美元的定金,顺便提醒一下,定金不可退。

捷尼赛思Essentia

现代旗下的豪华品牌捷尼赛思Genesis也将推出一款具有纯电基因的华丽跑车,而我们已经在2018年的纽约车展上预览了它的先期概念版本,纯电概念跑车Essentia。

现代表示将在2021年将这款梦幻纯电动双门GT实现量产,且量产车有望保留概念车的大部分设计元素,特别是那两扇非常漂亮的鸥翼式车门。

虽然捷尼赛思在2019年推出首款SUV?GV80时,再次提到了这款纯电跑车,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未透露纯电跑车的具体细节,比如上市时间和功率数据什么的。

所以我们还不知道它在正式量产时是否会拥有比概念车更快的0-100km/h时间(Essentia的百公里加速用时小于3秒)。

不过现代汽车对Rimac的投资可能有助于捷尼赛思吸收更多来自克罗地亚电动跑车的性能基因,创造出一款独一无二的高性能纯电跑车吧。

路特斯Evija

这是一款被命名为“Evija”的终极纯电速度机器,它拥有1471kW的综合最大功率,1700Nm的峰值扭矩,1680公斤的车重,低于3秒的0-100km/h加速以及320km/h的最高车速。

相信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中许多人都已经跟这款极跑打过照面。

由于搭载容量为70kWh的电池组,Evija可提供WLTP工况下400公里的续航里程,使用350kW直流快充,从0%充至100%电量只需18分钟。

在路特斯的Hethel测试跑道上,虽然这款极跑开起来不会像Elise那样灵活,但是“笨重”的电池组可以通过降低重心来提高操控性。

好消息是到2020年年中,会有130台这样的终极纯电速度机器驶出路特斯工厂的生产线。

而坏消息则是它高达2188万元的售价并非谁都承受得起,且这款车仅为中国地区配置了5个购车名额。

玛莎拉蒂GT与GranCabrio

玛莎拉蒂已证实,其首款纯电车型将于2021年投产,填补最近退休的玛莎拉蒂GT所造成的空白。

要知道玛莎拉蒂GT自2007年被宾法设计出来以后,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

据悉,其继任车型正在开发之中,并且似乎已经准备进入测试阶段。

未来的玛莎拉蒂GT纯电继任者将在意大利的都灵工厂生产,而摩纳哥工厂也将启动全面升级,为即将到来的电动化车型做准备。

造型方面,电动车将以在今年日内瓦车展亮相的新款Alfieri概念车为基础打造。

新车用玛莎拉蒂模块化铝制空间框架平台,支持全电动和部分电气化动力系统。

车辆将搭载三电机动力系统,配备四驱及扭矩矢量控制,从静止加速至100km/h仅需2秒左右,此外车辆还将配备先进的800V电池组。

在新一代纯电GT上市之后,敞篷版GranCabrio也将很快以纯电车的新身份在2022年亮相。

帕加尼纯电跑车

在一众意大利老牌超跑制造商面前,帕加尼算是个非常年轻且小众的汽车品牌。虽然每年大约仅有40辆汽车从帕加尼的车间里生产出来,但这并不能阻止这家意大利超跑公司筹划一个电动化的未来。

2019年,该公司创始人Horacio?Pagani告诉媒体,Huayra的继任车型将于2022年首次亮相,届时他们将会推出一款有着强大V12发动机的新跑车。

目前该电动跑车还没有正式名称,也不清楚其将提供怎样的性能,仅知道它由20多名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进行设计研发。

但帕加尼也明确表示并不希望将来用电动车完全取代他们的燃油车产品线。

宾尼法利纳Battista

宾尼法利纳正从一家设计公司转型为一家成熟的汽车制造商。它正在对一款名为Battista的超级跑车进行最后的调整,这是转型后的宾法将推出的首款车型。

根据宾法的说法,他们将推出的电动跑车Battista拥有由四电机所组成的动力系统。

跑车的综合功率达到1417kW,可用不到2秒的时间完成从静止到100km/h的加速,以及拥有350km/h的极速性能。

车辆配备T形锂锰镍液冷式电池组,拥有120kWh的超大容量并提供45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

这款强大的电动极跑面向全球用户推出150辆新车,并于今年开始交付。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展主流市场,他们还将在2025年之前推出三款纯电SUV产品。

大众ID.3?R高性能版

来自大众汽车的内部人士透露,大众将在2023年底或者2024年初推出一款高性能版的ID.3,新车将被命名为ID.3?R。

鉴于这款车将使用双电机全轮驱动动力系统,使其要比任何一款高尔夫GTI都要更快。

大众将利用他们从ID.R赛车项目中获得的经验打造其动力系统,并设计一种适用于高性能公路车的动力电池。但是在动力参数方面,大众还并未公布任何相关信息。

此外,当我们满心欢喜迎接全新的电动小钢炮之前,大众自己还要先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在“电气世界中对R的定义到底应该是什么。”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5中国车市里,丰田会1年卖出100万辆混动?

EV视界报道12月2日,现代汽车集团举办全新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线上发布会,首发具备全球竞争实力的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Electric-Global?Modular?Platform,电动化全球模块型平台),继氢燃料电池车之后,欲在纯电汽车领域同样确保其领先市场地位。

2021年是现代汽车集团实现电动汽车飞跃的元年,陆续推出现代汽车“IONIQ?5(艾尼氪5)”和起亚汽车“CV”(项目名称)两款全新电动汽车,而E-GMP作为一款技术密集型全新平台,将成为新一代电动汽车产品线阵容的框架结构。同时,现代汽车集团还一并发布了全新的高速电机和电池系统。

现代汽车集团研发总裁Albert?Biermann表示,“现代汽车集团此前推出的电动汽车,凭借卓越功效备受瞩目。而具备全球高水准的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将在保障当前卓越功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现代汽车集团的技术领军实力,并将其全面覆盖至对驾驶性能有更高需求的全新级别车型中。”

E-GMP:打造新一代电动汽车

与当前出自内燃机平台的电动汽车不同,E-GMP平台作为最优化的结构,专为电动汽车而生。?充电一次可行驶600km(NEDC标准工况)。同时匹配800V充电系统,用超高速充电设施时,14分钟内电池可充至80%,这意味着充电5分钟、行驶100km的电动汽车时代正逐渐成为现实。

此外,与内燃机平台不同的是,E-GMP平台可实现平坦的地板设计。引擎、变速器和油箱等所占空间大幅缩减,创新性地提升了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同时打破了传统结构的局限性,打造了全新的汽车内外饰设计风格。

E-GMP平台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不仅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在短期内拓展电动汽车产品阵容,还降低了车辆生产的复杂性,提升了生产效率,从而利用改善效益来轻松实现再投资。

同时,E-GMP平台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即将成为现实的无人驾驶、高性能EV、V2G(Vehicle?to?Grid)等全方位应用领域,有望在拓展未来移动出行市场份额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现代汽车集团在基于E-GMP平台研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中,搭载全新PE系统(Power?Electric?System)即可替代包括现有内燃机引擎在内的动力总成系统、兼容多种充电基础设施的全球首款400V/800V多功能充电系统等,为消费者提供进一步优化升级的电动化移动出行体验。?

模块化+标准化

E-GMP平台引进模块化和标准化概念,在产品企划阶段便着手缩减了研发的复杂性,实现了跨车型和跨级别的灵活产品研发。由此,E-GMP平台可以实现从轿车、CUV、SUV,到高性能、高能效车型的研发,可迅速推出符合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各类车型。

针对电动汽车加速快、操控强的驾驶体验需求,通过E-GMP平台可打造百公里加速不到3.5秒、最高时速可达260km/h的高性能车型。

在传统内燃机汽车中,引擎占据了较大的空间。而在E-GMP平台中,在原有安装引擎的位置搭载了轻量化的驱动电机,将电池安装在车身中央下端,实现了低重心设计与车体前后重量的合理分配,打造了卓越的转弯性能及稳定的高速行驶性能。此外,E-GMP平台搭载了高速化电机,大幅提升了驱动性能;还搭载了主要适用于中大型车辆的5连杆后悬架,优化了乘车感及操控性能。

确保安全及空间最优设计

从电池和电机,到车身和底盘结构,E-GMP平台实现了针对电动汽车特性的最优化设计,同时搭载多项新技术,保障乘客和电池安全。

首先,车辆前方位置的撞击能量缓冲区,会引导车身和底盘等所有框架结构变形,从而吸收能量,缓解撞击力;在仪表盘前方位置的承重支撑区用了避险结构,最大限度降低了PE模块和高电压电池的冲击力。此外,车身下端的高压电池保护区,用了超高张力钢来确保碰撞时的安全性。

作为乘客保护区的乘坐区域,用了A柱承重分散结构来防止变形;在电池前端和周边位置大量使用了热冲压成形材料;电池外壳的中央部分也牢固地连接到车体上,整体结构设计可有效缓冲撞击力。

E-GMP平台打造了最适合未来电动化移动出行的创新设计及空间性能。缩短前后悬(从车尾到车轮中心的距离)、拉长轴距(前轮和后轮轴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个性化设计风格;舒展的座舱设计(驾驶座的仪表盘配件模块)拓展了乘车空间。同时,这种长轴距设计有助于提升乘车感和行驶安全性。

该平台还去除了内燃机平台所必需的地面中间通道,电池被安装在车身中央下方,车内地面更加平坦,车内空间实现极致优化。同时,后座乘客的空间更加宽敞,可根据不同车型打造前后座椅配置的多样化风格。

最适合E-GMP平台的全新PE系统

E-GMP平台搭载了全新PE系统(Power?Electric?System),涵盖了为新一代电动汽车全新研发的电机、减速器、控制电机的逆变器以及电池等。

为保障宽敞的车内空间,减轻车身重量,E-GMP平台的PE系统缩减了整体体积和重量,降低了各零部件间能量传递的损耗,将性能和效率提升至最大值,同时用800V高电压系统,大幅缩短了充电时间。

首先,将用于驱动的电机、把动力转换成车辆所需扭矩和速度的减速器、以及通过转换电力来控制电机扭矩的逆变器实现一体化。此外,电机的最高转速较以往提升了30~70%,减速比增加了33%,通过电机尺寸的缩小和轻量化设计实现了效率优化。

同时,E-GMP平台还用了最适合电动汽车专用车型的标准化电池系统,可根据车型级别、行驶距离以及客户的生活方式进行灵活搭配。

所有基于E-GMP平台研发的车辆,会搭载同一款标准化的电池模块,该模块由最高标准的能量密度电池构成,在这种标准化模块基础上,用户可根据模块搭载个数来打造基本款和续航款等多样化电池组构成模式。

后轮电机系统的逆变器电源模块中,用的是比现有的硅(Si)更高效的碳化硅(SiC)电力半导体,系统效率可提升2~3%,续航里程可延长5%左右,即在配备同样数量电池的情况下可行驶更远距离。

这里解释下SiC电力半导体(Silicon?cabide,碳化硅),它是利用高效新材料碳化硅来转换、处理和控制电力的电力半导体。与目前广泛使用的硅(Si)电力半导体相比,刚度和热传导率更高,能量损耗量少,正逐渐成为新一代电力半导体。

E-GMP平台标配了后轮驱动2WD模式,同时可根据配置的不同,增加前轮电机,由此实现4WD驱动模式。同时,首次在电动汽车上搭载“减速器隔离开关”(EV?Transmission?Disconnector,动力分离装置),可根据行驶情况,将电机和驱动轴进行分离或连接。通过这种设计,车辆可在2WD和4WD驱动模式下自由转换,最大限度降低不必要的动力损耗,实现高效驾驶。

全球首次搭载400V/800V多功能快充系统

为缩短充电时间,E-GMP平台搭载了400V/800V多功能快充系统,可适用于800V超高速充电系统以及其它各类充电基础设施。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快充基础设施大多为50-150kW级别的充电器,主要针对搭载了400V充电系统的电动汽车。近年来,为实现快速充电,350kW级超高速充电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建设中,主要针对搭载了800V高电压充电系统的电动汽车。

E-GMP平台顺应这种趋势,在设计中标配了800V高电压充电系统。用超高速充电设施,车辆在14分钟内可充电80%,完全充满可行驶600km(NEDC标准工况)。此外,即便只充电5分钟,也可行驶大约100km。

目前市面上广泛普及的快充基础设施,大多是针对搭载了400V充电系统的电动汽车,对于当前搭载了800V高电压充电系统的电动汽车来说,要想使用这些快充基础设施,需要安装其它的零部件,但E-GMP平台突破了这一局限性,搭载了无需安装其它零部件的多功能快充系统,可同时使用超高速充电设施和现有的快充基础设施。

该多功能快充系统作为全球范围内首个应用于E-GMP平台的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车辆的驱动用电机和逆变器,将充电基础设施提供的400V电压升压至最适合车辆系统的800V电压,从而实现了稳定的充电兼容性。

2025年推44款电动化车型

现代汽车集团在全面应对电动化时代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投入已久。2009年,在韩国推出首款电动化车型——混合动力汽车;2010年试运行了BlueOn电动汽车;2015年构建了涵盖所有电动化车型(HEV、PHEV、EV、FCEV)的量产体系。

随着近期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现代汽车集团率先加强全新电动化体系结构、高性能驱动系统以及新一代电池等电动化技术力量,同时坚持不懈进一步扩充电动汽车车型。

在现代汽车集团到2025年推出的44款电动化车型中,电动汽车共23款,其中涵盖了11款电动汽车专用车型,所占比重最大;同时,集团在全球市场实现年销量100万辆的目标,跃升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电动汽车领军企业。

为此,现代汽车在今年8月推出了最先搭载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的纯电动汽车品牌“IONIQ艾尼氪”,并从明年开始到2024年为止,率先推出涵盖紧凑型CUV、中型轿车及大型SUV等3款电动汽车专用车型的产品阵容。

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产品阵容(左起分别为IONIQ?6、IONIQ?7、IONIQ?5)

起亚汽车也正逐步践行中长期发展战略“Plan?S”,致力于向移动出行及电动汽车业务体系进行创新性转型升级。起亚汽车今年9月对外宣称,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销量比重扩大到20%,并发布了7款车型的示意图,这些车型是起亚汽车截至2027年陆续推出的包括CV和高性能车型在内的电动汽车专用车型。

起亚汽车7款专用电动车型示意图?

2019年年底,现代汽车集团提出未来发展战略——2025战略,主要围绕“智能移动出行产品”及“智能移动出行服务”两大业务结构,推出三大战略方向,其中确保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实力为重要方向之一。现代汽车至2025年,将电池电动车及氢燃料电池车的全球年销量提升至67万辆,不断提升电动车在产品阵营中的比重,从2030年起,在中国、韩国、美国、欧洲等重点市场,积极推进新车实现电动化。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该集团将为该战略共投资61万亿韩元,每年约10万亿韩元用于研发未来技术。此外,现代汽车集团还通过企业合作加快电动化战略的落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动化磨刀霍霍!沃尔沃2025年目标:一半车型为纯电动汽车

4年之后的2025年,我们会真正直面“混动新技术之年”,面对750万台的未来蓝海,显然丰田已经做好了准备。?

2019年,有人定义2020年会是中国汽车市场EV元年,当时来看,可以是质疑的。不过,即便有着全球疫情/芯片荒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最终你我依然会发现,EV真的来了,以迅猛之势在改变世界。

同理,在2020年也有很多人将2021年定义为中国汽车市场混动技术发力大战的元年,如今,也被现实所验证。

整个2021年,我们见证了一系列车企在不断推出相应的迭代混动技术。全球汽车市场位列首位的丰田,在中国市场不断列装自己的新技术/新车型,包括雷克萨斯+丰田品牌的混动技术车型数量,在中国已超过20款。而中国品牌们,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传祺/奇瑞/长安等,也分别在2021年投放了至少1款搭载混动技术的新车型。韩系品牌,也在跟上相应的市场趋势。

究其根本,很好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创新与进步,谁能让人感受到更好的体验创新,谁就能被定义为优秀的新技术,而新技术逐步替代传统技术,属于必然规律。

2025年,混动销量突破1000万台?

而之所以混动技术会在2021年的中国汽车市场里完成极快的发展,还有另一层主要原因。汽车产业向来与全球的政策绑定非常深度,在碳中和/碳达峰为终极目标的当下时代里,混动显然是充满活力的新风口。

2020年10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中国未来15年汽车产业的发展走向何处,方向和目标均已明确。节能汽车带来的混合动力,在之中成为重中之重。

到2035年时,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分别占50%,汽车产业完成电气化转型,传统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化为混合动力。按其节奏,2025年混合动力在非纯电动汽车中的占比为50%以上,2030年混合动力在非纯电动汽车中的占比为75%以上,到2035年达到100%。

至于这背后体现的,正是先进技术对已有技术的平替,如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替代那样,而绝非省油这种最基础的点。

相比传统燃油车,对能源的利用率提升=更高效;电气化加入对环境的友好度提升=更环保;拥有新体验的同时所付出的经济+可持续成本进一步降低=更节能。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不是政策+行业急着加速推动进步的初步局面,消费市场对其产生的兴趣以及热情,让混动生出了极强的冲击力和竞争力。2020年,我国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突破40万台,约为41.4万辆,在疫情中进一步同比增长40%。

而这一市场中,以全球混动能力最强的丰田汽车为例,一汽丰田在2020年混动产品入华15周年之际,销量已超过37万辆;而根据广汽丰田的2021年1-11月销量,双擎混动车型累计销量15.5万台,在总销量中占比21%,相当于每卖出5台车中,就有一台HEV油电混动版本;进口引入的雷克萨斯,同样在混动版本销量上取得了高增长与豪华车市场里的最高份额;据统计,目前在中国,丰田双擎车型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50万台。

结合混动汽车市场头部企业的表现,再结合消费者对于混动的欢迎程度(即便在2020年,抛开受疫情影响最大的2-3月份,2020年月均增速接近20%,为17%),我们能够看到路线2.0的目标大概率可以提前实现。

而如果以这样的增速,按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3000万台基盘进行测算,到2025年,占所有份额25%以上的HEV技术车型销量750万台已经近在眼前,甚至于因为消费者逐步享受到先进技术的利好,这一数字可能会进一步上涨,甚至无限逼近1000万台。

混动所带来的新体验,绝非只是省油那么简单

汽车诞生至今,已有了超过135年的发展历程,先机技术替代落后技术是必然之势,而这之中谁能站在C位的上,也是有众多可参考标准的。可分为可靠性、新技术且兼顾成本、体验感受,3个层级。

技术为人服务,因而在消费品领域必须是要足够可靠的。可以相信,随着混合动力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欢迎,在各大车企不断推出新车之后,不同技术之间的可靠性自然会得到验证。这之中的可靠性并非只意味着低故障率,同时还包括动力输出稳定性、不同温度+地区的使用稳定性、长时间使用后的电池/电控/发动机能否继续处于高能力区间等。

至今,表现最为到位的,自然是丰田THS。相信对混动感兴趣的人都听说过一句话,“世上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一种是其他”,这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稳定+可靠。从19年推出普锐斯至今,THS技术已经在全球市场销量超过1800万台,而关于它的口碑,相信随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也会有所耳闻,0负面、0起火、高耐用性。而且,不同于常理中的“短时间内快速增长,会暴露更多问题”,2020年丰田刚刚将1500万辆混动技术车型销量目标达成,1年之后的2021年,其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800万台。短时间内,超过300万台的丰田混动车型在全球售出,这之中得到的继续是用户好评。?

背后的原因,自然是丰田在不断完成技术的精进。包括更环保+寿命更长的电机、包括行星齿轮材料与结构的变化,这样的推进和打磨还有很多案例。上述,又直接带入了下一个话题,对技术的高成本打磨,如果转移代价到消费者身上,注定不会是好的消费体验。

具体的案例,同样以丰田这家巨头公司做典型进行剖析,2015年,丰田打破了混合动力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高不可攀”的魔咒。此前动辄需要20-30万元的混合动力车型,在2015年10月,随着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以13.98万元的价格入市,直接完成了先进与亲民之间的破冰。也就在接下来的2016年开始,丰田混动进入了一车难求的状态,随着产能扩张,销量迅速爆棚。

时至今日,再看眼前丰田双擎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卡罗拉/雷凌双擎的入门价格只需要在普通燃油版的基础上增加1万左右的预算,SUV车型上则是把价格进一步做到实惠(此前2.5L版本起售价在23万元以上),使用了动力更强/燃油经济性更高的2.5L THS双擎之后,如今RAV4荣放的高动力版本入门价格只有22.58万元。

当下的汽车市场里,丰田不仅仅是做到了“油电同价”这种高段位表现,更是完成了先进技术“无感下放”。时至今日,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市场现状是,当你拿着一定的预算在对比不同品牌的相关车型时,你可以同时选择丰田的燃油车型或混动车型,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但其它品牌少有能做到的。这,便是积累与对细节的打磨。

当然,最重要的还要回归到体验上。即便一辆车在参数表上点满一切选项,也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为,车还是要开起来才知道真本事的。

在我们历年来对丰田双擎车型的测试过程中,又豪华/又性能/又高效,这才是混动的最直观卖点。

不论是最早由一汽丰田所引入中国市场的普锐斯,还是2016年时推出的卡罗拉/雷凌双擎,再到眼前的一系列TNGA+THS新车型登场,我们总能在它的身上找到无焦虑、从容这些亮点。

无焦虑很好理解,由燃油+电力共同驱动的它们,能体验到无限接近纯电动车型的感觉(准EV感),轻踩油门电机立刻介入,无需等待变速箱的换挡动作,而同时,因为可以随时补充燃油,它们又非常实用。

例如,在高自重SUV(RAV4荣放/威兰达)上,在混动未装备前,<a class="hidden" href="s://car.yiche/toyota/" title="丰田" data-keyTyp

在电动化面前,沃尔沃已明确了2025年目标,即在生产的汽车中,保证一半车型为纯电动汽车。

具体车型方面,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上,沃尔沃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XC40纯电动版车型—XC40?RECHARGE,该车基本延续燃油版车型的设计,仅在细节方面有所变化,其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目前,沃尔沃对这款车开启了盲订,还宣布将正式直销,消费者只需完成在线汽车选择、离线调试、移动支付、汽车外卖服务,即可完成汽车购买过程。

对于沃粉来说,沃尔沃的后续车型也是他们关注的重视。在这方面,汽车民生网获得了最新消息。据海外媒体报道,沃尔沃相关高管透露,下一代?沃尔沃XC90可能成为该公司最后一款提供内燃机选项的车型,这意味着,下一代沃尔沃XC90极有可能是一款纯电动SUV。

目前在售的沃尔沃XC90是第二代车型,提供Drive-E汽油、柴油、48V轻混以及T8插混动力系统,它也是同级别中率先推出全系4汽缸发动机的车型。

沃尔沃之所以加快推进电动化,除了竞争对手相继大做文章外,也跟加利福尼亚州在2035年之前禁止销售内燃发动机车型有关。如果不趁早布局,慢半拍的结果或许对沃尔沃将形成致使打击,这显然不是一个车企愿意看到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