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马一直在氢能源汽车

2.不用充电,更不用加油!宝马这款全新SUV到底有什么黑科技?

3.为什么宝马后来没有发展氢燃料汽车?

4.新车解析:宝马i Hydrogen NEXT综合功率达275千瓦

5.宝马:如何落子电动化?

宝马氢能源汽车ix5_宝马氢能源汽车

日前,宝马公布了其氢燃料汽车i?Hydrogen?NEXT概念车的部分动力参数。该车搭载了与丰田合作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配备了两个70MPa的储氢罐,可容纳6kg的氢,而充满氢的时间也只需要3-4分钟左右。宝马氢燃料汽车的氢燃料电池最大功率为125kW,另外配备了一个电池系统,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可达275kW。

该车将在2022年推出测试样车,并在2025年推向市场,至此,奔驰、宝马、奥迪的燃料电池汽车方案全部完成亮相。

1、平台化思路明显,燃料电池空间问题仍存,总布置同质化严重

从宝马公布的几个参数看,对比丰田Mirai,现代NEXO乃至奔驰的GLC-FC,并没有出众的表现,而且其总布置的设计上也给人颇为熟悉的感觉。

宝马的燃料电池系统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结构清晰,储氢罐使用了一横一纵T型布局,可以通过调整纵向储氢罐的长度轻松地适应不同的轴距设计,显示了一定的平台化特征。

这与奔驰GLC-FC、奥迪h-tron的总布置基本相同,欧洲车企在燃料电池汽车的空间布局上达成了一致。

不过,从宝马发布的结构图可以看出,宝马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体积相当小,这也许是来自日本丰田的功劳。

宝马的燃料电池汽车系统仍然未能克服储氢罐对乘坐空间的侵入问题——中间又粗又长的储氢罐很可能将导致车身地板过高、离地间距过小的问题。宝马选择在中大型SUV搭载燃料电池系统,想必是加入了空间布置方面的考虑。奔驰和奥迪在纵向储氢罐上则选择了直径更小的型号,以减小对乘坐空间的影响,但相对的储氢量则受到了限制。

2、BBA齐推氢能汽车仍属提前布局,欧洲车企需提高重视

作为BBA一员的宝马公布氢燃料电池汽车参数情况自然引起了媒体的轰动,外媒上可谓对宝马的燃料电池汽车进行了刷屏。

在纯电动与燃料电池上,宝马是否站了队?

“从长远来看,氢燃料电池技术很可能成为我们动力总成产品组合的第四大支柱。”宝马公司研发部管理委员会成员克劳斯·弗洛里希(KlausFr?hlich)说。“我们将从极受欢迎的X系列中的高端型号中挑选合适的车型作为载体。”

可以看出,与奔驰、奥迪一样,宝马仅仅是为汽车电动化可能的技术方向埋下了一颗,主要的力量仍在纯电动汽车上。仍以宝马为例,在2023年之前宝马将共计推出的25款电动车,而燃料电池汽车的独苗还得排到2025年。

相对于亚洲的现代和丰田,欧洲的车企对于氢能汽车的推广实为兴趣寥寥。BBA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如出一辙的总布置就显示出车企们的懒惰,大众汽车则更是直言氢燃料电池汽车没有前途。

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落后似乎并没有真正刺激到欧洲车企们的神经。

2、国内车企样车频出,长城奇瑞步伐最快

作为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市场,国内对于氢能乘用车的态度要好于欧洲,各大车企纷纷推出了氢能乘用车样车,包括广汽、东风、奇瑞、长城、北汽、一汽等,其中又以长城、奇瑞步伐最快。

长城汽车是较早布局燃料电池的车企之一。长城汽车副总裁唐海锋曾公开表示,长城汽车将会在2020年展示首款燃料电池样车,在2023实现SOP,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在保定建立氢能技术中心,具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的测试、试制,以及整车集成与测试能力。

日前,奇瑞上报了名为“奇瑞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系统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其总投资额达到3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氢燃料电池总成440套。根据官方信息,基于艾瑞泽5打造的氢燃料电池车,续驶可达540公里。

国内氢能汽车领军企业上汽集团在推出了荣威950之后在氢能乘用车上的脚步有所放缓,将更多的力量集中在燃料电池系统开放上。据了解,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期燃料电池项目将于明年8月投产,官方表示,预计到2024年可实现12亿元的产值。

此外,广汽丰田、北京现代等合资车企也正抓紧引进丰田Mirai、现代NEXO等国际先进的氢能乘用车车型。

总体而言,在电动汽车市场取得了先机的中国车企们并没有放松警惕。尽管国内氢能汽车更多地应用在商用车上,但在乘用车领域同样在稳步发展,有望在2022年出现量产车型——这明显快于欧洲车企的步伐。

4、纯电动汽车瓶颈已现,氢能汽车需把握时间窗口

从电动车发展来看,在市场起步时乘用车就占据了市场主要地位,各车企在2012、2013年快速导入了多种车型,乘用车主导了电动汽车的市场发展方向。

图3?国内2012-2017新能源销量结构占比

数据来源:乘联会?玖牛研究院整理

由此可见,乘用车市场对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赢得乘用车市场是成为汽车工业大国的必要条件,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绝不能被忽视!

受限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在产品升级方面,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的潜力已经见底,比亚迪新型刀片电池仅仅是在Pack层面的优化而非真正意义上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更是遥遥无期。因此在续航里程上,纯电动汽车很难继续保持150公里/年的标称续航增长速度。

纯电动汽车为汽车电动化在电机、电控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为氢能汽车发展提供了土壤,电池技术发展速度的减缓则为氢能汽车留下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窗口期有多长?根据丰田的预测,能够解决纯电动汽车续航和安全问题的固态电池商业化时间约在2030年。

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氢能源在乘用车上并非如崔东树先生所言“没有机会”。目前普遍认为,氢能源汽车正处于纯电动汽车2010年左右的阶段,若继续按照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轨迹,十年之后的氢能汽车正是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阶段。十年内能否解决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高、加氢站基础设施少的问题,成为氢能乘用车发展的关键。

正如《上海燃料电池汽车规划》所言:“我国是全球燃料电池汽车最重要的潜在市场,若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落后于人,则在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积累的优势将不可持续,错失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战略机遇。”

乘用车代表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水平!乘用车占汽车市场80%以上,乘用车市场发展好坏,关系到国家汽车弯道超车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与否。

氢云链认为,氢燃料乘用车市场对我国汽车产业崛起具有战略意义。无论是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竞争,或是对国内弯道超车战略的达成,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但危中有机,目前的困难也可能为下一波造车新势力入场提供了新的战略机会!希望国内企业能够把握时间,借鉴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宝贵经验,把握住新能源汽车赛道又一个重大机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宝马一直在氢能源汽车

当前,“电动化”大潮下,电动车逐渐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不过,如果你跟周边朋友闲聊时,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人还是对电动车抱着一个“你买我推荐,但你让我买我不会买”的心态。原因主要有几个:1.里程焦虑,即便目前续航里程可达500km的电动车,依旧让许多用户不自觉的会焦虑,不太敢跑长途;2.充电焦虑,虽然充电桩的数量和密度在不断增加,厂家也在加快充电速度,但终究没有燃油车那般稳妥;3.技术焦虑,新闻频发的自燃,也让用户担心起电动车的质量和安全。

然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选择的还是会像现在一样,只是燃油车or电动车吗?那倒也不一定。

新能源汽车另一组军队已暗中磨刀/悄然布局,它就是氢燃料电池车(PCEV)。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它是以氢气作为能源的汽车,与目前的增程式混动车类似,利用氢气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力,并将电力储存在锂离子电池中,最后通过电动机来输出动力。氢燃料电池汽车对用户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充气”几分钟,续航几百公里...那目前有哪些让我们看到希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呢?

丰田Mirai

说起氢燃料电池车先驱,那就是“混动一哥”丰田了。早于1992年,丰田就已经开始研究PCEV技术,在2014年推出了世界首款量产氢能源车?MIRAI。在日本售价723.6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7.3万元)。根据销量数据显示,截止今年9月份,第一代在Mirai全球售出11154辆。

目前,有消息称第二代Mirai已开始路测,最早12月进入量产。新一代车型NEDC标准里程将超过800km。实现这个续航,你只需要充氢3-5分钟即可完成。

外观方面,新车用了丰田最新的家族式设计,比如大嘴进气格栅、溜背的车身造型。它基于后驱平台打造,车长达到43mm,轴距达到2918mm,差不多是亚洲龙的尺寸。内饰则借鉴了雷克萨斯的设计理念,两块大屏用了贯穿式设计,科技氛围十足。

全新Mirai目前所知资料不多,先看看现款车型吧。目前在售的车型最大输出功率为113kW,峰值扭矩为335Nm,到时候推出功率更大的动力版本并不是没可能。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是,它还设有排水功能,据说从Mirai排放出来的水还可以直接喝,这是带了一只“骆驼”出门的感觉呀!未来如若引进国内,你是否会买呢?

宝马i?Hydrogen?NEXT

i?Hydrogen?NEXT也是宝马首款氢燃料电池车,它是基于宝马X5打造,并加入了运动套件,所以外观看起来非常动感。值得一提的是,新车搭载了与丰田合作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其燃料电动系统最大功率125kW,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75kW,并搭载两个700bar储氢罐,可容纳6kg的氢,充满氢同样只需要3-4分钟。

根据规划,宝马2022年将i?Hydrogen?NEXT作为氢燃料汽车的试点车型进行小规模量产,最早在2025年将量产车型推向市场。

现代NEXO

在韩国,现代也开发了一款氢燃料电池车--NEXO,它的售价折合人民币约为21万,2020年至今销量已超1万台。

NEXO定位为紧凑型SUV,外观内饰看上去都与传统燃油车比较相似,没有很科技感。注重说下它的机械系统,NEXO使用了最大功率163Ps,峰值扭矩为395N·m的永磁同步电机,配合三个储氢罐,拥有超过800km的续航里程,实现充满氢为5分钟,堪比给汽车加油了。更厉害的是,NEXO整套氢燃料电池系统经过多项严苛测试,可以满足16万公里/10年的耐久性。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氢燃料电池车的养车成本,去年有媒体在韩国试驾过NEXO。在当地,70Mpa.加氢机(乘用车)的售价是75/kg,6kg的储氢量,所以约每公里不到0.6元,还是省钱的。根据,2021年起,现代将会以进口方式向中国市场引进NEXO?氢燃料电池车,可以期待一下。

上汽MAXUS?EUNIQ?7

当然,国内研发也并没有落下。今年,上汽集团氢战略发布会上就亮相了MAXUS?EUNIQ?7,它是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MPV车型,其用130kW燃料电池与70Mpa储氢系统,综合NEDC续航里程605km,能在5分钟内完成加氢,可实现零下30度的车辆冷启动。另外,它所配备的电池组除了能增加车辆续航里程,还能对外放电用于给一些家用电器补能。

与众多7座MPV一样,EUNIQ?7的第二排拥有两张独立座椅,除了配有固定扶手,还有伸缩脚托、大面积天窗增加乘坐舒适性。

写在最后

相信很多人看完会问我:氢从何而来?

除了工业副产品产生的氢以外,利用太阳能、风能、污水污泥都能制作氢气,甚至一头牛的牛粪就能够满足一台丰田MIRAI所需要的氢气。所以,氢燃料电池车确实是足够环保的,对节能减排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另外在续航、能耗、补给效率中,相比纯电动车也是更有优势的。

不过目前来看,氢燃料电池车距离全面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相信未来也是一个大趋势。

最后问题来了,你会选择燃油车、电动车,还是氢燃料电池车呢?留言探讨下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用充电,更不用加油!宝马这款全新SUV到底有什么黑科技?

目前主流的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不过现在普遍认为的新能源汽车都是电动汽车,其实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是非燃油汽车的新能源,其中还包括了氢能源汽车,但是发布出来的氢能源汽车很少,其中宝马就一直在试图研究氢能源汽车。

宝马可能早已意识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未来,所以在2013年,就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驱动系统。

到2015年夏季,宝马集团研发部门在BMW 5系GT 氢燃料电池车队上进行与丰田联合开发的氢动力驱动系统测试。

宝马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集合了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优点。在排放方面,氢燃料电池车像锂电池车一样,不会产生尾气排放;在日常使用方面,则具有燃油车的优势,包括基本不受气温影响和补能速度快。

氢燃料电池车在电动出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长远来看,同样将成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与电动汽车一样,氢燃料电池车同样配备电力驱动系统。

不同的是,氢燃料电池车无需从高压动力电池获取能量,而是通过车辆自身配备的氢能直接提供动力。氢燃料电池车作为绿色可持续出行有助于进一步实现碳减排目标。

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当于将原来燃油车的发动机,变为了氢燃料电池系统。

宝马在氢能源的路上也是越走越远,宝马在考虑研发新一代氢能源汽车,氢能在交通中的作用需要重新评估。你期待宝马的氢能源汽车吗?

为什么宝马后来没有发展氢燃料汽车?

早在2012年6月的时候宝马与丰田就达成了合作,双方将在氢燃料驱动电池、电能驱动技术、跑车平台等相关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今日(3月31日),《车壹圈》从相关渠道获取到了宝马全新i?Hydrogen?Next相关参数信息。据悉,新车是基于宝马X5同平台打造的一款氢燃料电池车,可储存12公斤的液态氢。动力方面,新车最大马力为369匹。

搭载氢燃料电池?无需充电、加油

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就带来了全新i?Hydrogen?Next,与宝马其它新能源车不同,该车无需充电加油,仅需液态氢与燃料电池产生化学反应就能发电。最重要的是,全新i?Hydrogen?Next在燃料加注上耗费的时间更短,仅需3-5分钟就能加满液态氢,和普通燃油车补给燃料所耗费的时间差不多,这也是它的一大优势。

为了保证更长的续航里程和强劲的动力输出,全新i?Hydrogen?Next罕见的搭载了两个700bar的储氢罐(可存储12公斤液态氢),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275千瓦(369马力)。根据外媒的最新消息,该车续航里程将超过500公里,与普通燃油车相当。此外,氢燃料电池还有一大优势就是更为环保,不仅没有传统燃油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硫化物等有毒物质,而且氢燃料电池的寿命也比锂电池更长,排放物仅仅只有水而已。

BBA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

据全国排名前十的《车壹圈》了解,在氢能源领域宝马是最早涉及的车企之一,2006年11月宝马氢能7系就已亮相柏林,2012年6月宝马与丰田达成合作后,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带来了首款搭载氢燃料电池的全新i?Hydrogen?Next。

除此之外,奥迪也在2018年6月与现代汽车达成了开发燃料电池车的合作,2019年重新启动h-tron车型,以加强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同时,奔驰也在氢燃料电池布局上加快了步伐,2017年奔驰发布了首款插电混动的氢燃料电池车——GLC?F-Cell,次年便完成了首台量产车的交付工作。

考虑到目前液态氢高昂的价格及氢燃料电池居高不下的成本,BBA在该领域的布局相比日韩车企都还比较保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等到未来氢能源产业真正形成集群,材料成本降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涉及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国内氢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其实不只是车企看重氢燃料电池车的潜力,各国也在加速氢能源产业的发展。为鼓励氢能源产业的发展,从2015年开始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加大了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仅2018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及规划资金已超过850亿元。

据《车壹圈》了解,截至2019年底,中国市场有41家整车厂商参与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制造,市场上已有56款燃料电池汽车(商用),25家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已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此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约5%,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未来消费者购买氢燃料电池车也会越来越便宜。

《车壹圈》观点:目前来看,氢燃料电池技术日益成熟,推广不利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燃料电池和液态氢的高昂成本上,加上国内目前加氢站数量较少,消费者买了氢燃料电池车很可能面临无处加氢的窘境。但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氢燃料的开发运用,相关产业形成集群,液态氢的价格也会逐步降低。一旦这些条件达成,消费者购买氢燃料电池车的阻力也会变小,购买更强,未来氢燃料电池车也有望与纯电动车形成互补,成为新能源车消费的主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车解析:宝马i Hydrogen NEXT综合功率达275千瓦

首先燃料电池由于能量转换效率高,清洁无污染的特点被认为是电动车的终极目标。但是现在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成本太高。氢燃料电池车需要用到价格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导致其成本居高不下氢的生产与储运。

目前生产氢气最便宜的方式是石油重整。终极目标为二氧化钛光解水。要使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就需要配套加氢站的建设,这些问题都没解决。目前存在的氢燃料电池车都是一些大的汽车企业或者科研院所研制的试验车,离商业化还很遥远。随着经济的发展氢燃料也很快被人所用。

随着“汽车社会”的逐渐形成,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地呈现上升趋势,而石油等却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吞下大量汽油的车辆不断排放着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质。最终的解决之道当然不是限制汽车工业发展,而是开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燃料电池车的四轮快速又安静地滚过路面,辙印出新能源的名字——氢几乎所有的世界汽车巨头都在研制新能源汽车。

可以用氢气做燃料,而且氢气作为燃料也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汽车的发展目前会经历汽油时代到电动时代,再到氢气时代的转变,宝马的氢动力汽车已经研发出来了,并且2014年会面市,所以用氢气做燃料是可以的,不过肯定不只是单纯的氢气,里面必定还混合了某种或某几种物质,但适用于汽车的肯定是液氢,一克液氢含热量达1254kJ,为一克汽油所含热量的3倍,同时液氢还是很好的冷却剂,作为喷气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样用一般航空材料就可制造高达6~8倍音速的飞机.如作为地面的动力机械的燃料,也只要将普通内燃机适当改装就行.另外氢气的燃烧温度低可达100℃(催化燃烧),高可达2210℃,这就可以适应各种用途。

宝马:如何落子电动化?

宝马曾于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期间,发布了旗下氢燃料新能源车型i?Hydrogen?NEXT,新车以现款X5为基础打造。日前,宝马对外公布了i?Hydrogen?NEXT车型的动力参数。值得关注的是,新车搭载了宝马与丰田合作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从外观可以看出,新车依然用的家族式设计理念。官方介绍i?Hydrogen?NEXT燃料电池系统的最大功率为125kW(170PS),加上第五代eDrive电驱动技术的加持,其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可达275kW(374PS)。另外,i?Hydrogen?NEXT将搭载两个压力为700bar的储氢罐,可容纳6kg的氢燃料,充满氢的时间只需要3-4分钟左右。宝马声称,无论天气状况如何,i?Hydrogen?NEXT都能保证长距离行驶。此外,新车集成了宝马第五代eDrive电驱动技术。这一技术今年将首次搭载在电池驱动的宝马iX3上。

宝马负责研发的董事会成员傅乐希(Klaus?Frohlich)表示:“我们相信,不同类型的动力系统将在未来并存,因为没有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全球客户的所有移动出行需求。”“从长远来看,氢燃料电池技术很有可能成为我们动力系统的第四大支柱。我们备受欢迎的X家族高端车型是特别合适的选择。”

据宝马官方此前公布的消息显示,将于2022年将宝马i?Hydrogen?NEXT作为氢燃料汽车的试点车型进入小规模量产,并最早将于2025年开始为客户提供燃料电池汽车。按照此前宣布的规划,宝马在2023年之前推出23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2款纯电动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亿欧导读?]?赢了中国市场,输了电动化

作者丨丁唯一

编辑丨张宇喆

在百年汽车行业迎来集体向新能源转型这场派对中,宝马是买了早鸟票的那一个。

早期的新能源汽车路线纷乱错杂,宝马也没少做尝试。它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12年慕尼黑奥运会。当时,BMW?1602?Elektro纯电动汽车作为奥运会用车,让电动车从概念变为现实。18年,宝马开始着手对氢动力单元进行研究。2007年,以第四代7系为基础研发的世界第一款可供日常使用的氢动力汽车——Hydrogen?7被推出。

也许是Hydrogen7的项目让宝马看清了氢气发动机的前景并不乐观。2007年,宝马集团启动了“Project?i”项目,开始了以量产为目的、以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技术研发。而当年,特斯拉也才刚刚成立了三年。

2013年,宝马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i3正式上市,宝马对这款车的期待是“改写历史”。在新能源汽车尚未大举进军之时,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用一种颠覆性的产品改变人们对于纯电动汽车的观念。在2014年-2016年,i3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三的销量。

那年,它还是宁德时代的伯乐。2012年,华晨宝马看中了ATL为苹果生产电池内芯的稳定性,但由于ATL不做动力电池,因此和宁德时代的合作就顺理成章。然而,当年的宁德时代也并没有造动力电池的经验,还是靠着宝马提供的长达800页全德文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宁德时代才得以做出符合车规级的动力电池。

靠着宝马的赏识,宁德时代用7年时间从无名到动力电池“第一股”,现在还占据了超过一半的中国市场份额。但它的“伯乐”宝马在电动化的浪潮中,却被落在了后面。

昙花一现

可以说,电动化浪潮中,宝马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高管的保守和研发团队相继离开、销量不振、续航里程不足、车型即将停产,这些都成了笼罩在宝马i系列头上的一块乌云,而宝马的电动化进程也几乎停滞。

宝马的首辆新能源量产车i3,尽管在上市之初能够跻身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但当这条赛道变得拥挤起来的时候,它的“昙花一现”也结束了。

可以看到,宝马i3在2019年前11个月的销量仅为3.76万辆,和几乎同期发展起来的特斯拉相比,宝马的提升速度实在太慢了。2019年1-11月,Model?3已经取得了24.7万辆的销量。

i3最大的软肋就是续航里程。上市之初,宝马i3配备了容量为21.6kWh的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为150公里。但这个续航能力,却还不及日产聆风2000年款的水平。彼时,聆风已搭载24kWh的电池,续航里程达到了160公里。更不用说2013年上市的特斯拉Model?S,其最大续航里程已经达到390公里。

随后,宝马在2016年推出了电池容量为35kWh版本的车型,续航里程为200-250公里。2019年,宝马对i3电池性能再次提升,电池组容量达到42.2kWh,NEDC续航里程为345公里。

宝马i3/?宝马官方

尽管这个数字已经远超前两代,但从目前量产的主流车型中看,在NEDC工况下,特斯拉Model?3的续航里程为460公里,而国内的广汽Aion?S、吉利几何A等已上市的主流消费级车型综合续航里程都已达到500公里,更不用提比亚迪唐EV等车型的综合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520公里。和市场上的车型进行横向对比,宝马还是难以摘下续航里程孱弱的标签。

宝马的电动化难以向前迈进,也离不开管理层对于电动化的保守。

2015年,科鲁格出任宝马集团CEO。在竞选之时,科鲁格表明了自己将加大电动化研发力度的意愿。但现实工作的推进,并不如规划中那么圆满。

从2014年到2018年,宝马每年都会对i3进行改款,但从未推出过任何新款纯电动车型。后续推出了共计10款新能源车型,但其中7款为插电混动新能源车。到目前为止,宝马的纯电动车型依然只有i3、2017年推出的运动款车型i3s,以及MINI?Cooper纯电版。与之相反,宝马却加大了对油耗更高的大型豪华燃油车的开发,并在2019年先后推出了全新8系以及X7等大型豪华燃油车。

MINI品牌首款纯电动汽车/MINI品牌官方

与此同时,宝马电动核心团队也集体“离家出走”。2016年,Ulrich?Kranz和一众宝马i的研发、设计高管离开宝马,纷纷投入新造车势力的怀抱。Ulrich?Kranz先是加入贾跃亭创办的FF,后来又加入美国新兴造车公司EVELOZCITY(现更名为CANNO),从事的仍是纯电动车研发工作。被称作宝马i8之父的毕福康则在华成为拜腾汽车的联合创始人,又在短暂任职艾康尼克CEO后,现任贾跃亭创办的FF的全球CEO。

此外,宝马研发总监的一席话更是给其转型泼了一盆巨大的冷水。2019年,宝马研发总监克劳斯·弗劳利希(Klaus?Froehlich)在慕尼黑接受访时言之凿凿:“没有一个消费者对纯电动车有真正的需求,一个也没有。”在此之前,弗劳利希曾被视为宝马下一任CEO候选人之一,由此可见,宝马核心高层对于电动化转型的态度并不坚定。

结果就是,宝马在电动化上发力最早,到如今却已经实实在在地落后了。BBA之争持续了多年,在中国市场,2018年还排在末位的宝马,2019年凭借72.3万辆的年销量坐上了豪华车市场的头把交椅。然而,2019年的宝马赢了中国市场,却输了电动化。

眼下,奔驰首款国产电动SUV已经于去年11月在中国正式上市,同时宣布正式进入中国电动车市场。十天后,奥迪首款纯电动车e-tron也在中国迎来上市,从今年开始实现本土化生产。而宝马的首款电动车SUV车型iX3将于2020在沈阳华晨宝马工厂量产上市。

率先上市,就意味着早一步占领市场,宝马上市已经晚了一步,又该如何迎头赶上呢?

加速追赶

走出东北后的宝马,将电动化在了江苏。

2019年11月29日,历时507天之后,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的合资项目光束汽车正式在张家港启动。光束汽车项目注册资金为17亿元,总投资约为51亿元。项目落地后,年产能将达到16万辆,包括燃油车及纯电动车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当然,该项目主要的侧重还是纯电动车的生产,将生产宝马旗下品牌MINI电动版车型。

光束汽车项目的落地,给宝马MINI的电动化正式插上了翅膀。MINI品牌在2018年中断了连续三年的增长,这种势头还在延续。2019年,MINI全球销量为34.7万辆,同比跌幅4.4%,成为了宝马旗下唯一负增长的品牌。因此,如何振兴MINI品牌成为了宝马不得不面对的事。

之所以选择长城这个合作伙伴,宝马正是看中了其成本的控制能力,以及扎实的国内造车经验。MINI作为一个年销量在30万左右的品牌,在短期内大举进行产线的电动化改造,仅靠宝马集团的一己之力显然欠缺了经济性,因此宝马需要合作伙伴来分摊,并加速这一进程。

为了加速电动化进程,在去年6月,宝马集团还与捷豹路虎宣布联手合作开发第五代?BMW?eDrive?电力驱动技术,以推动面向未来新四化转型过程中的电动化技术发展。

同时,宝马集团也表示,原定于2025年实现25款新能源车型的布局将提前至2023年。按照规划,今年,宝马将在沈阳工厂生产面向全球的纯电动BMW?iX3;2021年,宝马iNEXT和宝马i4将分别在德国丁格芬工厂和慕尼黑工厂投产。

此外,2019年11月,宝马宣称已经和宁德时代以及三星SDI签署了价值超过780亿的两份动力电池购合同,其中对宁德时代的订单由311亿元增加到了569亿元。

宝马于2008年开始研究电芯技术,目前已经在中国沈阳、德国丁格芬和美国斯帕坦堡建立了三个电池工厂。2018年5月,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项目顺利奠基,在2020年启动生产。动力电池中心二期生产的BMW全新第五代动力电池,将用于宝马集团BMW主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全新BMW?iX3概念车的量产车型。2019年11月,宝马宣布投入2亿欧元建成的全新电芯技术中心也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投入使用。

宝马iX3/?宝马官方

风卷云涌的车市,市场领先者们也难掩焦虑。汽车行业正在经历转型期,新势力在蓄力弯道超车,传统车企们则要坚守住领先地位。相比较于没有负担的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的面临的阻力则更大。

但是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仍然停留在初期阶段,尽管宝马的电动化开局失利,短暂的落后也不能说明在这场“马拉松”中会一直落后下去。尽管i3和i8的销量并不成功,但它们对于宝马除了销量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对于量产化电动车的研发、生产、销售方面的积累,比奔驰和奥迪早了5年,领先了整整一个汽车的生命周期。

如今,在电动化上重新落子布局,宝马终于要踩下了这脚油门。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