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系、美系、日系、法系的越野车都有哪些品牌

2.雷诺“换道”轻型商用车,不惊喜也不意外……

3.德韩混血“奔驰”面包车,最终还是败给了国产化

2013款丰田海狮_丰田海狮2003款

丰田车型中英文对照及简介:

1、致炫:YARIS L

致炫是广汽丰田官方表示未来每年都会向市场投放一款新车型,其中就包括定位高于YARiS L致炫的新小型车,一款新的小型SUV,并且将在混合动力方面也将导入新的产品。

2、汉兰达:Highlander

汉兰达属于一款定位非常独特的全领域SUV,集合了SUV、轿车和MPV三者的优点。到2015年已经是第3代车型。

3、凯美瑞:CAMRY

凯美瑞是全球销量最大的中高档轿车之一。第六代丰田凯美瑞是按照“创造中高级轿车全球新标准”的目标开发而成。其特点是,整车外型在“动感而不失尊贵”的开发理念下,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尊贵与进取之气浑然天成。到2017年已经是第8代车型。

4、雅力士:Yaris

丰田雅力士是丰田公司一款重要的小型车,1999年首先在欧洲市场推出,当年就成为丰田在欧洲最畅销的车型。2005年,丰田推出第二代Yaris。2008年,丰田Yaris进入中国市场。

5、逸致:E'Z

逸致是广汽丰田按中高级车标准精心打造的时尚多功能家轿,现款拥有1.6L、1.8L两种排量共计6款车型。是集合轿车、MPV、SUV三种车型优势于一体,具有“外观时尚高级,空间宽敞多变,动力充沛操控灵活,安全性媲美SUV”四大产品优势。未来将可能推出跨界款新车。

6、荣放:RAV4

丰田RAV4是丰田公司的微型多功能越野车家族中的基本型车,其名称来自“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with 4-wheel drive.”的缩写,意为“四轮驱动的休闲运动车”。

RAV4于1994年在日本问世,销量为丰田公司预期值的两倍。1996年一月销往美国。RAV4单元式的车身结构在多用途越野车中独树一帜。2013年8月26日,丰田全新RAV4在国内上市。

7、花冠:COROLLA

花冠是丰田汽车旗下的老牌产品,于1966年在日本下线,寓意“花中之冠”。10年、14年、19年、1983年、1987年、1991年、1995年和2000年分别推出新一代花冠,到2012年已经是第9代车型。丰田花冠已经于2017年2月停产。

8、:Crown

从1952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走高端路线的核心战略,不仅制造高质量的产品,更制造高品位的文化。致力于传输概念,强调国际流行色,彰显国际、现代、时尚之风。

不但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让人永不落伍的时尚之物。优质的用料和尊贵的设计,都为每一位用户悉心而设。希望成为用户的生活伙伴,让用户无时无刻都能体验到带来的非凡享受。丰田已经于2020年4月在华停产。

9、卡罗拉:COROLLA

卡罗拉是丰田COROLLA的第十代欧版产品。自2011年11月发布以来,卡罗拉受到全球消费者关注;如今,这款全球畅销车落户一汽丰田,再次让中国消费者同步感受丰田汽车最新技术和驾乘体验。到2019年8月已经是第十二代车型。

10、柯斯达:COASTER

丰田柯斯达的名称会因各地的称呼而异。在港澳台地区,一般会直接名为“丰田考斯特”;在中国内地,丰田考斯特则会被直接翻译为“丰田柯斯达”或“丰田考斯特”;在欧洲地区,丰田考斯特因用葡萄牙Salvador Caetano设计的车身,名为“Toyota Optimo”。

11、兰德酷路泽(陆地巡洋舰):LAND CRUISER 200

兰德酷路泽(陆地巡洋舰)是丰田汽车出品的LAND CRUISER 200,是丰田公司生产的一款进口ORV越野车(Off Road Vehicle) ,它的外观在继承原有设计DNA的同时向具备新时代的“新鲜感·先进性”风格进化。是四轮驱动,轴距2850毫米,四轮碟刹的硬派越野车。

12、普拉多:PRADO

普拉多源于丰田享誉全球的LAND CRUISER车系,1996年丰田正式将LAND CRUISER FJ90命名为PRADO普拉多,即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普拉多。

13、普锐斯:Prius

普锐斯是丰田汽车公司的一款混合动力车,2006年1月在中国上市。油耗低,适合城市使用。环保性能好。相比同等动力级别汽油车高不少。丰田普锐斯已经于2015年9月在华停产。

14、锐志:REIZ

锐志是日本丰田MARK X车型国产后的名称,它于2005年10月在天津一汽丰田二厂与共线生产、共用底盘,配备与相同的六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MARK X则是MARK II 的后续车型,它用前置后驱设计,在丰田所有车型中销量排第三位,在定位上仅次于。丰田锐志已经于2017年9月停产。

15、威驰:VIOS

威驰是丰田专门为亚洲市场设计开发的家庭入门级车型,以 NBC 的平台为基础,在加长轴距后,在小型车平台上开发的威驰几乎达到了紧凑型轿车的水平。

威驰车身造型源自于丰田的新世纪设计主题“VIBRANTCLARITY”(活力清爽),极富动感又不失强悍;车内空间精良考究,集高档设计与尖端科技于一身。正是这些特点在高层次上的统一创造出了这一新世纪的丰田轿车。威驰2003年初次在华销售,到2013年已经是第三代车型。

16、特锐:DARIOTERIOS

特锐是丰田公司为中国市场量身定造的达路(dario)系列车型的第一款。

达路(dario)系列车型是丰田公司为适应比重很大的中国低端家庭用车而制定的一个紧凑型系列产品的总和车型概念,其中包括了好多款基于丰田公司的先进技术,针对中国的实际路况,以小型紧凑、经济耐用、时尚前卫为设计指导思想的紧凑车型。

特锐作为达路系列的第一款面市车型,无论从设计理念上还是其实际功用上都将其设计理念完整的表现了出来。

17、FJ酷路泽:FJ CRUISER

FJ酷路泽是丰田2007年第八代兰德酷路泽(LAND CRUISER)车系的变形车,FJ则代表这一车系的越野型。FJ酷路泽搭载了强劲的丰田双VVT-i 4.0L V6发动机以及5速自动变速器,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00千瓦,扭矩380牛米。其内饰与其外观相一致,洋溢着时尚与运动的气息。

18、海狮:HIACE

丰田海狮系列的最新结晶创造舒适的商旅享受。宽畅滑动侧门,与领先商务相谐,乘客出入更自如快捷,富绰空间,长途旅行不再局促而劳累;后排座椅可向上和左右两侧折迭,更大行李空间。车顶独立安装座位空调装置。

19、锡耶纳:Sienna

丰田锡耶纳是一款颇具传统风格的多功能商务用车,第一代SIENNA是在丰田佳美的平台上生产,于1998年上市,主要是在北美代替丰田大霸王, 2003年初在北美车展展出了第二代产品,同年4月正式在市场上推出。

20、威飒:Venza

丰田威飒是丰田旗下的一款商务车,用了2.7L发动机,满足商务接待的需求。

21、埃尔法:Alphard

埃尔法是丰田应对日产Elgrand而开发的豪华MPV,用了Previa的底盘加以改进而成。 第一代埃尔法于2002年诞生,动力有2.4升和3.0升两款发动机,都可选装四驱系统。

2008年埃尔法更新换代,为了对抗宿敌Elgrand,丰田同时推出了姐妹车Vellfire,主打年轻运动风格,但是和Elgrand相比还是略显保守。

22、丰田86:FT-86

丰田86是以Future Toyota 86 Concept缩写为名,丰田86意思是未来丰田新86概念车,丰田86用来作为Corolla Levin(丰田AE86)的后继车。

丰田86原预定2011年正式生产。但丰田认为FT-86的设计仍有改善空间,加上外界景气可能尚不足以支撑FT-86的销售市场,所以暂缓。2012年4月由日本以86之名开始正式贩售。

23、红杉:sequoia

丰田的红杉是在 2001年推向北美市场的。2000年,丰田再一次出击北美全尺寸皮卡市场,他们推出的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tundra。这一次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该车在面市的第一年就卖出了14万辆。

在有了这样的成功经历后,丰田再次出击全尺寸越野车市场。尽管在此之前,北美的全尺寸越野车市场被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把持,但是,丰田还是硬生生地切入该细分市场,而这次市场活动的主角就是sequoia,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杉。

搭载了v8发动机,强劲的动力输出,良好的道路表现,加上丰田精良的制作工艺,红杉在北美市场获得了成功。

24、杰路驰:Zelas

丰田杰路驰的原型车是丰田北美品牌Scion旗下的Scion tC车型。Scion品牌主要针对年轻人市场,主推时尚、动感、个性的车型。ZELAS在去年年底的广州车展进行了中国首发,而在此次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将贴上丰田车标进行销售,主打25-30万元级的进口双门跑车市场。

25、普瑞维亚:Previa

丰田普瑞维亚是丰田公司从1990年开始生产的MPV,在日本市场称为Estima(エスティマ),而在澳大利亚则称为Tarago,在中国大陆一般称为头、大霸王、超霸王等。

26、坦途:Tundra

丰田坦途是一款日本丰田公司生产的美版的大皮卡,其大小可以和悍马不差上下。这款车主要在北美销售,国内进口少量。

很适合长途旅行的代步工具,它受到一度追捧的原因在于它的多功能性——集合了SUV的越野性能、卡车的载货能力、以及轿车的舒适性。

百度百科-丰田(丰田汽车公司)

德系、美系、日系、法系的越野车都有哪些品牌

半个多月前,我借来一台面包车,它的品牌叫陕汽通家,就是造重卡那个陕汽,而名字叫福家,连起来读会非常拗口。

一直以来,我都对这种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场景中最为常见的车型非常感兴趣,但又接触的比较少。趁这次时间并不短的微面驾驶体验,我就来好好写写这种对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车型。

众所周知,在世界的不同区域,都有着呈现当地特色的基本型工具车。比如北美的皮卡,欧洲的多功能Mini?Van,港澳地区及东南亚的丰田海狮,和中国特色的微面/MPV。

这些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属性。因为中国汽车市场这块蛋糕太大了,各种此类工具车都曾经或正在我国的广袤大地生产,但最终市场证明了微面才是最终的赢家。而在2011年往后,慢慢地随着广大百姓的消费能力提高,五菱宏光这类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7座MPV逐渐替代微面成为我国这类工具车里的头牌,但本质上还是多拉快跑又便宜的小犊子,是中国特色的本土工具车。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市场也萌发出对廉价且实用的微面这种车型的需求。于是,天津、昌河、长安、松花江、五菱等等这些第一批在中国大批量生产微面的车企诞生了。

载客版本叫Every,载货版本叫Carry。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长安、昌河、哈飞(松花江)、一汽吉林、汉江等很多车企也开始生产这款铃木微面,可谓是遍地开花。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这些车企大多数都有铃木的授权,并不是山寨车。

而下面这款第八代Every大家可能更为熟悉,中国版本一直到零几年的能见度都很高。当时的昌铃王、松花江等车型都来自它。

远在螺蛳粉故乡的五菱,则靠三菱起家。如果你记得五菱兴旺或五菱龙,你应该能一眼看出兴旺和下面这台三菱Minicab的血缘有多么密切。一直到今天在售的国六基本版五菱之光,还是这款Minicab的魔改。

天津当年是正经的合资企业,国产车型叫做华利。年开始引进第六代Hijet,也为后来夏利(Charade)的国产奠定了基础。

一言概之,从80年代初往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这类平头微面一直都是大多数预算不多的中国基层消费者购车的首选。因为除了乘坐之外,它们还有着生产力工具这一独特的属性,毕竟有7-8个座位而且能拉货嘛。

在世纪之交,中国的微面开始了第一次大的变革——长了鼻子出来。这次变革先后以1999年长安之星(原型车第十代铃木Every?Plus)和2002年五菱拿原来基于三菱Minicab的平头五菱龙魔改出来的一代神车五菱之光为主。

虽然发动机还是在驾驶座下面,但多了鼻子的微面会给人感觉肥肠高级。那时大家都会说多了鼻子的微面"有轿车的感觉",毕竟那个时候连雅阁都是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

五菱之光有多么成功呢?2011年,这车全球销量94.3万辆,位居世界汽车销量第三名,同年仅次于卡罗拉和伊兰特。

到2010年前后,中国的微面迎来了第三次变革——瘦子变胖子。受制于早期日本微面底子的尺寸,到那时已经不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一众三围增大的微面开始陆续登场,设计和内饰看上去也更加先进,但并没有脱离中置后驱的固有结构。

我借来的这台陕汽通家牌福家,也正是这个时间节点诞生的这类微面,2011年发售,这台便就是2011年出厂的第一批车。这车是一台不折不扣的冷门车,那时造微面的车企可谓是遍地开花,但核心部分都大同小异。

有趣的是,一直到今天,这类微面的发动机都没有完全脱离当年的日本技术。几年前,在中国微面身上最常见的发动机就是465引擎,比如绝大多数的五菱之光。这台机器基于18年诞生的铃木F10A引擎,直列四缸1.0升。我这台?福家,搭载的是1.3升柳机474引擎,原型机是铃木G13,82匹马力,扭矩102且3000转就出来了,在国产微面里属于动力略强劲的车型,毕竟入门车型是1.0升465发动机的版本。

到最近几年,很多微面都升级成了1.2升发动机,比如五菱的B12系列和长安473引擎。五菱的B12有韩国血统,毕竟是通用的嘛,而长安473的则是来自于铃木K12B。

在我拿到这台通家之前,我没怎么开过微面,所以我对它是非常期待的。

配置?迫于成本,国内这些三万多块的微面真的没有什么配置。不像日本那些K-car规格的微面可以把配置选到很高,在中国,如果有空调和方向助力这两样配置,就可以称得上是高级微面了。然而这台福家并不具备这两样东西,但是它有转速表这个高级的东西,要知道五菱之光上是没有的(手头)。

有人可能会好奇这个陕汽通家是什么来头。如果你把往上翻,你会看到一个叫做汉江的名字。这家诞生在陕西的军工企业正是我国第一批生产微面的车企之一,不过是在民用车领域销声匿迹多年之后,又出来造了两款车,但实在是没有存在感。这也是我有生以来开过的第一辆需要绕到车尾看看这是个啥的汽车。

大概在2010-2013年这段时间,眼看五菱之光等微面的销量节节高,很多厂家都试图加入到微面生产的队伍中,比如众泰,但这些车企很快就退出了这个领域,这跟前几年的SUV大热其实差不多。

在这次微面大热的同时,以2010年面世的五菱宏光为代表的前置后驱低成本MPV开始陆续登场。消费毕竟是要升级的嘛,宏光这类车相比微面无论是驾乘体验还是实用性上都更上一层楼,当然价格也从3万多变成了5-6万。

2010-2019年这十年,微面的销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宏光这类车型逐渐成了生产工具型汽车的主流。2016年,宏光一款车型在中国卖了65万辆,是当年全国汽车销量的榜首。毫无疑问,从定位上讲,宏光这种低成本MPV是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微面的替代者。在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曾经的微面车主换车,如果要考虑实用性,都会选择这类MPV。而微面并未消失,而是下放到比低成本MPV更低一级的市场继续销售。

这台通家至今9年12万公里了,对微面来说跑的并不少,而且一直以来都是干糙活儿,据车主说曾经拉过1吨货(超载是不对的)。而车况能反映出的问题呢,我大致列举了一下:

1.油泵有问题车主没去修,间歇性出现给油不走的情况,大概一周能遇到一次,重启解决问题。

2.听不了音乐,车机无法开机,为此我手动升级了Bose音响。

3.灯光拨杆松垮,具有抽风式自动切换远近光功能。

4.雨刷器失灵,下雨天可以选择不开。

5.离合偶发性变硬,硬到要用力剁下去。

6.尾门开关生锈,要用力锤几下才能打开。

7.底盘松散,到处异响,这个不影响驾驶,对于它来说真的可以过了。

8.中控锁只能控制前排车门,这个我不知道是不是本来就这样......

要知道,一辆干糙活儿的微面所走过的12万公里,可不是大家的轿车所走过的12万公里能比的。时至今日,它能开,发动机不渗油,挡位能挂进去,不会把人扔在路上,我觉得已经可以用牛逼来形容。论可靠性,这些上世纪技术引擎且没什么电子设备的微面可是比某些高级汽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哪怕坏点小东西,也绝不会影响基本的移动工具功能。

而且各种国产微面的维修养护费用,便宜到可能会让合资/进口品牌轿车的车主吓到。拿经典款五菱之光举例,一个大灯50,前杠100,方向盘75,这是全新件的价格。小保养一次?也就100块钱多点吧。

开起来的感受呢,我觉得其实微面会让开惯了轿车又热爱驾驶的人非常快乐。首先是无敌的视野,可谓是全方位无死角,坐姿也够高,我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还是开霸道。

由于动力弱鸡,还要考虑装载能力,所以挡速比的设定会让人空车开起来觉得这车低速状态动力贼猛。如果掌握了那个车况所致不易控制的离合,这辆小盒子在县城里跑来跑去会很舒服,毕竟车长只有四米。

没有助力的转向能给人最直接的感受,这种粗糙且纯粹的机械操纵感是你在轿车上很难遇到的。和同样没有助力的五菱之光比起来,福家原地打方向特别重,一般的女生不可能揉得动。一旦车轮动起来,175的胎也就不会让人感到方向重了。

走直线,其实这车感觉挺惬意的的。座椅在微面中算舒服的,起步之后很容易开平顺。空车状态,如果你懒,二档起步没得任何问题。但是每当转弯或是变线,车身的侧倾会第一时间告诉你,这是一辆面包车。

前麦弗逊后钢板弹簧硬桥,大多数微面的标准配置。钢板弹簧承载力强但舒适性尤其是后排乘客的舒适性几乎没有,所以早期的长安之星的高配版本等少数打高级牌的微面后悬挂是螺旋弹簧的,舒适性更好。

生活在县城,悠哉悠哉地在附近转转拍拍照,或是去早市买菜,开通家会给我一种别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有点像在国外自驾一样,似乎换了一种生活方式。我本以为我开三五天就会厌倦这个东西,但我开了大概有1000公里了,还是喜欢把它当成我目前的代步车。

这车油耗不低。非严谨测试下,1/3县城路况,2/3省国道路况,综合8.9升。而0-100kph呢.......我头铁试了一下,大概23秒吧,80kph之后的加速就靠悠了。

眼看着天气到了需要开空调的季节,这辆通家也到了该还车的时候。对我来说,一千公里的微面体验无非只是体验,这些原始的驾驶体验确实能给人带来快乐,但一旦这辆车成为了你每天赖以生存的工具或唯一的代步工具,那么这些趣味可能顿时全无。

对有着一部分商用车属性的微面/MPV来说,更加好开、省力、多拉快跑无疑是确切的发展方向。受制于成本限制,连最基本的自动挡在这些车身上仍未普及。而在现款五菱宏光1.5低配车型上,空调仍是选装件。长远来看,这些车逐渐高级化是趋势,但达到日本今天那些微面的水平还需要不短的路要走,成本差太多了。

随着平头微面在街上慢慢开始见不到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通家这种中置引擎微面在国内将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微面这种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弥足重要的车型,会被大家所铭记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雷诺“换道”轻型商用车,不惊喜也不意外……

一、德系越野车

1、大众途锐

大众途锐自上市以来的销量就一直保持不错。轴距2893mm更是让这个大家伙的空间显得十分大气,变速箱用的是8档手自一体,而且是全时四驱,最大马力320ps,最大扭矩440N这样看来其越野性能绝对是充实有力。

2、宝马X6

外观来看动力感十足,搭载的4.4T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450马力,最大扭矩650牛。官方的百米加速4.8秒。

3、奔驰GLS

GLS级是原先GL级的一次中期改款,根据奔驰最新的命名规则在名字里加上了一个“S”。

二、美系越野车

1、乔治·巴顿

它是在福特F-450皮卡的基础上,打造出来的一款简单粗暴的硬派SUV,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如“装甲车”一样的外形,整个车身覆盖了全新的特殊材质,集防弹、防火、防震,三防于一体的设计。

2、悍马H2

悍马H2它也算是越野界一辆各方面比较突出的车型,更是悍马最经典车型之一。外观方面,H2延续了悍马的霸气和力量感,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大气的前脸加上大面积的镀铬材质的修饰配合粗壮的前杠回头率超高。

但外形上相比悍马H1少了几分粗犷但多了几分体贴,整车给人感觉高大威猛、让人第一眼就知道这不是一辆普通车。

3、Jeep牧马人

Jeep牧马人在越野圈绝对是被大家熟知的车型之一,牧马人是一款定位十分明确的车型,它具有非常彪悍的越野能力,粗犷的外观也是深受越野爱好者喜爱。独特的车辆外观设计不随波逐流,经典的圆形大灯分布在7孔前进气格栅两侧,并配备配了LED光源。

方正强健的车身,搭配黑色的前后保险杠以及外抛的四轮轮拱,充满肌肉感,是一台典型美式硬派越野车。

三、日系越野车

1、江西五十铃mu-X

在外观设计方面,江西五十铃mux-X车头保持了原汁原味的五十铃风格,虽然只用了简单的线条,但是却勾勒出较为硬派的风格。在配置上,mu-X全系未配备天窗应该算是最大的遗憾,可能出于车身安全性的考虑,厂商在这个配置上做了一定的取舍。

2、广汽三菱帕杰罗劲畅

这代劲畅于2013年国产,此时再看它的外观确实有些跟不上时代。车头设计地不够粗狂,大灯尺寸略显小气,总感觉外观设计于2010年之前,给人的感觉还是有点儿老旧和沉闷。

劲畅全系标配了主/副驾驶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囊、遥控钥匙、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前排座椅高低调节、第二排座椅靠背调节+前后移动、大灯高度可调、后视镜电动调节/折叠、自动空调、后排出风口、温度分区控制和花粉过滤功能

3、一汽丰田普拉多

普拉多延续了陆地巡洋舰系列最纯正越野血统,其车身用了较多的平直线条,整体营造出了极具震撼力和力量感的视觉感受。

配置上,普拉多还是比较丰富的,全系标配了主/副驾驶气囊、前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囊、膝部气囊、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刹车、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系统、中央差速器锁止功能、电动天窗、真皮/多功能方向盘、真皮座椅;

前排座椅加热、主/副座椅电动调节、中控彩色大屏、220V电源、大灯高度可调、后视镜电动调节/加热/折叠、自动空调、后排出风口、温度分区控制、花粉过滤。

四、法系越野车

标致越野四驱房车

这款车在2018年就已经在日内瓦车展亮相了,这款车不但有房车功能,同时还兼顾了越野功能,这款车的全称是:Boxer4×4Concept。

这款车的车身长度达到了六米,B1车证就可以驾驶,六米长的车身,保证了它内部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及旅居空间,大家所熟知的丰田海狮房车,标致的空间可以媲美丰田海狮房车。

车身的设计是一款厢式货车的形状,车身高度达到了2.5米,前车头的最小离地间隙是30厘米,后车尾的离地间隙是50厘米,保证了优秀的通过性。

德韩混血“奔驰”面包车,最终还是败给了国产化

雷诺汽车集团(以下简称“雷诺”)成立于1898年,拥有悠久的历史,是目前法国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也是欧洲最重要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作为汽车行业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字号”车企,这家企业也正在中国市场寻求破局新生。

4月14日雷诺重新调整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一方面退出东风雷诺,把其在东风雷诺所持有的50%股份转让给东风汽车集团;另一方面,聚焦电动汽车和轻型商用车领域,扩展其与华晨雷诺之间的合作。

雷诺此举虽然引起行业热议,但细想之下也是情理之中,尤其是雷诺在国内乘用车连年失意,并且在轻型商用车领域颇有建树的基础上,雷诺调转船头、转换战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回溯历史?百年积淀

回顾雷诺的成长史,作为法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商,雷诺最早由路易·雷诺和他的兄弟马塞尔·雷诺及费尔南·雷诺在1898年创立于巴黎市郊。在长达120余年的发展长河中,雷诺生产的车型种类繁多,包括家用轿车、轻型货车、重型货车、皮卡、巴士,甚至还有赛车。而雷诺轻型商用车,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具体来看,1926年,雷诺出产了LO型消防车,并配备了水龙管道、爬梯,引领了当时消防车行业的发展。

1959年,雷诺推出了第一款前驱小型商用车Estafette。该车版本众多,堪称是“全能型选手”,它可以是运送学生的小校巴,或者是食品运输车,甚至可以变身为孩子们喜爱的冰激凌车。

年,雷诺开拓创新,发明了一种全新车型—— MPV ESPACE,其旨在分享生活,座椅可轻松收纳,经过模块化的调整,座舱就变成了聊天聚会的沙龙。其高高的驾驶位、较低的底盘、宽敞舒适的座舱,极具前瞻性的满足了人们对于舒适的渴望。

还看今朝?成绩斐然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一个多世纪的沉浮,让雷诺轻型商用车在传承与变革之间,不断调整自身,适应市场。19年,雷诺发布了Kangoo,这款紧凑型5座面包车,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小型企业客户的厚爱。据悉,该款车10年间累计销量达到130万辆,至今仍长销不衰,对于奠定雷诺轻型商用车的领先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0年,雷诺Master第三代产品正式推出。该车可提供包括客车、卡车在内的多种底盘,并匹配槽帮式固定货箱、后翻式翻斗、分体式货箱等多种上装可供选择,可满足不同使用场景需要。

2017年,雷诺推出了一款MPV产品—— Trafic SpaceClass。作为高端MPV车型,雷诺Trafic SpaceClass锁定的是商务与顶级客户群, 适用于火车站、机场接驳、家庭聚会旅行等多个场景,能提供最多9人的乘坐空间,搭配第2、3排设置的模块化配件轨道,能依照用途配置办公桌和餐桌等多达50种以上的空间组合方式,即便长距离移动,也能享受舒适且私密的乘坐环境。

截至目前,丰富多样的产品组合让雷诺轻型商用车在全球近110个国家遍地开花。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在轻型商用车领域,,雷诺凭借624289辆、同比增长0.7%的优异成绩再次保持领导地位;并且在本土欧洲市场,雷诺更是以3.6%的增长速度,继续守护着轻型商用车销量冠军的荣耀,而这已经是第19个年头。

与此同时,雷诺一直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出行理念,并在原有车型基础上,打造了new Kangoo Z.E.、Master Z.E,以及Twizy Cargo, new ZOE Société等一系列电动化产品。从先行者到领导者,雷诺用10余载的时间完成蜕变。据了解,雷诺连续9年在欧洲电动轻型商用车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保有率高达42.5%。这意味着,欧洲街头几乎每两辆电动轻型商用车中就有一辆是雷诺。

入华之路?坎坷艰难

在欧洲本土市场收获的累累硕果,并没有羁绊住雷诺前行的脚步,特别是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雷诺更是“野心勃勃”。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家用轿车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雷诺毫不犹豫地进驻了中国市场,并于2013年和东风集团达成战略联盟——东风雷诺就此诞生。

然而, 2017年东风雷诺在到达7万辆的销量顶峰后,就走上了“下坡路”,彼时反观商用车市场风头正劲。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商、快递物流飞速发展,城市内短途配送运力需求持续大增。同时,限行、限牌、蓝天保卫战等政策发布,也为零排放、适合短途配送的纯电动物流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当时,雷诺要抢滩商用车市场,与华晨合作,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华晨深耕轻客市场多年,早年因成功引进了丰田海狮车型,市场表现一度所向披靡,用户基础也十分扎实,但之后因经营不善、技术落后等种种问题深陷泥淖,负债累累。

当失意之人遇见有志之士,华晨雷诺便在希望中相伴而生。2017年,雷诺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晨49%的股份和债务,股份变更完成后,华晨集团与雷诺将形成51:49的股本权益占比,同时将与雷诺共同为华晨增加15亿元的注册资本。

2020年,面对全新的发展战略,华晨雷诺又站在了崭新的出发点上。按照官方公布的投产,华晨雷诺将在2023年之前推出5个核心竞争车型,其中Master 、Trafic车型有望在近两年实现本土化生产。

时至今日,东风雷诺在国内市场的起起落落已然画上句点,但对华晨雷诺来说才只是个开始。尽管雷诺在轻型商用车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面对愈发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雷诺能否在中国轻型商用车市场落地生根?接下来我们将再做分析,敬请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图这款车网友应该不会陌生,十多年前,头顶奔驰标的MB100系列车型市场销量十分火爆,尤其在商务用车领域更是流光溢彩,开一辆奔驰MB100上街回头率绝对比开丰田海狮高得太多了。本文就来说说这辆奔驰MB100的历史,还有这个车系后面蕴藏的故事。

奔驰MB100?D

准确来说,奔驰MB100系列车型是从1981年开始衍生的,由奔驰西班牙的工厂生产,代号Br.631。当年从西班牙工厂里走出来的MB100车型如同一个方盒子,不过当年欧洲的厢式货车也都是这么简单的设计。得益于设计简单,MB100系列逐渐衍生出了客车、厢货、皮卡以及轻型卡车等车型。

奔驰公司看到MB100的市场潜能,改装成AMG?MB100版本,这是奔驰公司少有的面包车改装案例。此车型搭载2.4T柴油发动机,也是少有的以柴油机为基础的改装案例,足以证明MB100这款车型的市场地位。

东南亚特供车型奔驰MB700轻型卡车,这辆车就相对有些意思了。

直到1996年,奔驰推出了全新的Vito威霆,直接取代了MB100的市场地位,MB100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在15年的生产过程中,奔驰MB100因为其设计简单,实用性和性价比都比较高,受到市场广泛的认可。

接下来我们开始介绍的MB系列车型和上面的MB100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名字相同——MB100。

1999年,奔驰公司将MB系列车型的技术引入亚太市场,当时奔驰和韩国的双龙有着合作关系,所以全新的奔驰MB系列车型只许韩国双龙汽车生产。有MB100和M140两款车型,下面是MB140的配置清单,从清单上看蛮有奔驰风格的。

我们从上图双龙生产的MB100的前脸外观上看出奔驰的盾型因素外,车身到底盘没有一点奔驰的设计风格,反而具备了十分浓厚的日韩商用车风格。实际上这辆车除了动力部分由奔驰提供,其他全部由双龙设计制造。答案似乎在这一瞬间就被揭晓了,称该车为“双龙奔驰”更加准确。

为了表示对这款车的尊重,我们还叫它奔驰MB100。当年韩国双龙生产这一批MB100的时候奔驰公司也是严密把关,保持了奔驰的品质,质量也不错。该车被销往全球各地,如今还能在道路上看到它们的身影。这款车如此受欢迎,质量不错是一点,最关键的还是它的售价,牢牢把控着消费者的心理。

一直以来,奔驰在中国人心里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前顶三叉标的奔驰车就是豪华尊贵的象征。当年奔驰MB100的售价控制在18-23万之间,价格是真的不贵,花这么点钱买一台奔驰岂不是美滋滋。另外这车特别受租赁公司欢迎,第一是因为质量不错;第二就是其奔驰的身份,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派这个车出去接人颇有面子。

当然了,奔驰MB100也不像我们开头介绍的那样朴实,它的内在确实有些花样,要不然怎么靠硬实力竞争。你看,整车中部的座椅可以旋转调整,瞬间变成一个小型会议室,如上图所示。

后来双龙也贴标生产这款车,贴上双龙标以后这辆车就不再是奔驰MB100了,而是双龙伊思坦纳。伊思坦纳和奔驰MB100完全相同,只是换了个车标罢了,估计当时的双龙也是想从这个庞大的市场分一杯羹出来。不知道这批双龙伊思坦纳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受到奔驰公司的严密把关,也不知道质量能不能达到MB100的标准。

双龙伊思坦纳最早就是针对亚太市场开发的,澳大利亚也属于这个市场的范畴。上图是韩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双龙伊思坦纳,不知什么原因该车还是左舵,但是外摆镜格外的有意思。

在韩国,当年还出现了不少贴标生产现象,上图是粘贴大宇标的伊思坦纳车型。这款车的出镜率相对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在韩国本土销售。奔驰标和双龙标安装在格栅中间,看起来很饱满,刚好合适,大宇标是安装在前脸,中网上面没有LOGO,看上去真的别扭。

2004年上汽收购了双龙汽车51.33%的股权,成为双龙汽车的大股东。我们所看到的奔驰MB100和双龙伊思坦纳的技术,早在2003年已经被上汽收入囊中。因为此前奔驰MB100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上汽慢慢将这款车由进口转换到自产自销。

国产化的汇众依旧将这辆车命名为伊思坦纳,基本同奔驰MB100、双龙伊思坦纳是一个车型。国产化后,伊思坦纳价格有所降低,可能是因为国产化控制成本再加上没有奔驰公司把控的原因,汇众伊思坦纳质量和口碑一直不太好。

后来因为销量不行,汇众还想保留这款车的市场,于是继续降价,继续节省成本,导致这辆车的质量越来越差。国产的汇众伊思坦纳一共在市场上挣扎了10年,2013年宣告停产。汇众伊思坦纳的停产,也宣告双龙生产的奔驰MB100这一车系停摆在2013年。

其实让很多消费者无法继续接受这辆车的原因,应该和奔驰标有一定的关系,笔者曾经看到过有用户将双龙伊思坦纳改成奔驰标。没了奔驰标的双龙伊思坦纳相比那些纯正的日系同类型车,在品牌和质量两点上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也是这个车系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奔驰MB100还是双龙伊思坦纳,到最后的汇众伊思坦纳,都对国内的客运领域做出了不小贡献。之所以撰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笔者前段时间在路上看到了一辆还活着的奔驰MB100,所以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车系的故事。而在接下来的文章里面,我将会给大家介绍纯正的奔驰MB10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